怀来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渭南故事文韬武略保边疆张仁愿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比较好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1018/t4u4gra.html
「本文来源:临渭文化旅游网」张仁愿(?-年),唐朝华州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人。本名仁亶,因与唐睿宗李旦的名字发音相似,所以改名为仁愿。他出将入相,曾担任殿中侍御史、检校幽州都督、朔方军总管等官职,拜同中书门下三品。由于戍边多年,号令森严,知人善任,御敌有方,为大唐北疆百姓带来了和平与安乐,当时被称为具有文武全才的四个宰相(李靖、郭元振、唐休璟、张仁愿)之一。张仁愿在少年时便才华出众,文韬武略。武则天当政时,他通过武举中为进士,被选为殿中侍御史。凤阁舍人张嘉福与王庆之等为巴结武则天,请求朝廷将其侄武承嗣立为皇太子,并邀请张仁愿一起联名署表,但遭到了他的严辞拒绝。张仁愿秉正不阿,执法严正。万岁通天二年(年),监察御史孙承景出任清边军监军,然后他虚报战功,说自己是每战都是身先士卒,亲临矢石。武则天听了赞赏说:“御史真了不起啊!”立即将他擢升为右肃政台中丞,并让张仁愿为他的部下记功。当张仁愿询问具体的作战经过时,他却支支吾吾,避而不答。张仁愿后来了解到其中的隐情,于是上书弹劾孙承景,说他欺君罔上,虚报战功。结果孙承景被武则天贬为崇仁令;同时诏令张仁愿代肃政台中丞、检校幽州(今北京西南)都督。当时,东北营州的东突厥逐渐强盛,常常入侵骚扰,攻城掠地,搅得边疆百姓无法生活、生产,成为威胁唐朝北疆的大患。圣历元年(年)六月,武则天根据突厥可汗阿史那默啜的请求,命令淮阳王武延秀等人进入突厥,纳默啜的女儿为妃。但默啜以突厥世受唐恩,其女要嫁于李氏为由,拘留了武延秀,并派出十万骑兵进袭静难(今天津蓟县)、平狄(今山西代县)、清夷(今河北怀来县东)等地。随后默啜列举了武则天的各种罪状,借口“奉唐伐周”,打算攻取河北。圣历元年八月,武则天发兵三路:司属卿武重规为天兵中道大总管、右武威卫将军沙吒忠义为天兵西道前军总管、张仁愿为天兵东道总管,率军三十万讨伐突厥。同时还有左羽林卫大将军阎敬容为天兵四道后军总管,率兵十五万为后援。默啜得知唐大军出动,便将所掠的赵、定等州男女万余人全部杀死,经五回道(河北五回山)北还。沙吒忠义等将领都不敢引兵追击,唯独张仁愿果断率所部进行截击。交战中他的手被利箭射中,血流不止,但他却毫不畏惧,坚持指挥,大败突厥军队。武则天闻讯后,立即派人前去慰问,并赐药为他疗伤。不久,张仁愿被升迁为并州(今山西太原西南)大都督长史,后又升迁为幽州刺史。张仁愿号令严明,严格按照军功大小进行赏罚,将士们无不心悦诚服。神龙二年(年),中宗复位后,提升他担任左屯卫大将军兼检校洛州(今河南洛阳市)长史。当时京城粮价飞涨,盗贼横行。他到任后,立即采取严厉措施,将抓捕的盗贼全部斩除;杀人之多,以致“积尸府门”。经过治理,京城治安状况明显好转,一时“远近震慑,无敢犯者”。唐高宗时,洛州刺史贾敦颐为官清廉,政绩突出。张仁愿这一举措,可与之媲美,所以洛州时有“前贾后张,可敌京兆三王”之说,足见其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神龙三年,突厥自内蒙古越过黄河,进入今陕西北部,打败了朔方军管沙吒忠义。张仁愿临危受命,以御史大夫身份代替沙吒忠义,统率大军积极御敌,大破突厥军,夺回了被掠去的牧马和财物,随即着手全面部署北疆防务。中宗景龙二年(年),突厥默啜调集全部兵力,集中进攻西部的突骑。张仁愿趁机奏请说:乘其后防空虚,夺取沙漠以南土地,并在黄河北岸筑中、东、西三座受降城,加强防御,首尾相应,彻底断绝突厥日后南下进犯的通道。奏疏送到朝廷后,唐中宗召集大臣商议对策。太子少师唐休璟表示反对,他说:“两汉以来,都以黄河天险作为北方的边界。如今在突厥境内修筑城池,不但会兴师动众、劳民伤财,而且终究会被突厥夺走,这是不利于唐的事情。”但张仁愿认为,这次机会千载难逢,他力排众议,陈明利害,再三执意请求,终于使中宗同意了自己的意见。为了加快工程进度,他又上表请求把服役期满、即将返乡的士兵留下来帮助筑城。当时有咸阳籍的镇兵二百人不听军令,集体逃跑,张仁愿派人将他们抓回来后,全部斩首示众。全军上下,为之震慑。自此,谁也不敢消极懈怠,夜以继日地卖力修城,仅用了六十天时间,三座城堡就全部垒修竣工。中城建于黄河北岸的拂云祠(今内蒙古包头西)。以前突厥向南出兵,都要在这里举行祷告仪式,然后点齐兵马,渡河南下。张仁愿正好把中受降城筑于他们的誓师之地。东城建于今内蒙古托克托,向南直通榆林镇(今陕西榆林市)。西城筑于五原西北(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乌加河北岸),向南直通灵武镇(今宁夏灵武县)。三城各距四百余里,占据了黄河北岸的险要之地,遥相呼应,构成了一道坚强的防御屏障。张仁愿同时又向北拓地三百余里,在牛头朝那山(今内蒙古固阳东)北设置烽火台千八百所。从此以后,突厥人再也不敢越过阴山放牧,朔方地区终于安静下来,不仅缩减了数万名镇兵,而且每年还可节省巨额的军费开支。张仁愿所筑的三座受降城全部没有保护城门的壅门和防御栅栏,城楼上也没有守备的战具。当时有人问他:“边城是抵御贼兵的地方,没有防守的设备能行吗?”他回答说:“兵贵在进,不宜退守,若敌前来进攻,要当即拼命出战;对回顾望城,无心抵抗者,就宜斩杀;何必要那些设备,使兵卒产生后退的心理呢?”景龙二年,张仁愿被拜为左卫大将军,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封韩国公。当年秋天,他再次前去督军备边,中宗李显还亲自赋诗为他饯行,赏赐无数。后又迁为镇军大将军、右武卫大将军。景云元年(年),睿宗即位后,张仁愿以老致仕,他的俸禄全部由朝廷供给,并拜兵部尚书,加光禄大夫。开元二年(年)六月初十,张仁愿因病去世。后来唐玄宗追他为太子少傅。张仁愿知人善任。在朔方任职期间,先后奏请任用监察御史张敬忠、何鸾,长安尉寇泚,鄠县尉王易从,始平主簿刘体微等人分掌军事,用太子文学柳彦昭为管记,义乌尉晁良贞为随机。这些人后来都闻名于世。张仁愿戍边多年,为大唐北疆的百姓带来了和平和安乐,受到了边疆人民的爱戴。在他死后,人们在受降城立祠敬奉,表示对他的深切怀念。故里乡亲将他与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宋代名相寇准,一同誉为“下邽三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