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伙儿聊聊在种植葡萄的时候,葡萄土地方面的要求,其实主要的就是土壤和地形的问题,只不过大家在栽培的过程中,虽然知道有这方面的要求,但是却不能很好地去达到要求,所以,下面我就带大家了解一下,这些要求有哪些。
1.地形,地形包括纬度、海拔、坡向、坡度和水体,可以影响局部区域的气象因子和土壤因子而形成独特的生态环境。
(1)纬度地球以赤道为起点,向南至南极,向北至北极,温度和热量递减,在亚洲,随着纬度每增高1度,年平均气温降低0.7C,影响着植物的分布。
(2)海拔在北半球,随着海拔每上升米,年平均气温降低0.3-0.7度。我国栽培葡萄大多分布在-0米海拔之间,河北怀来葡萄分布海拔达1米,陕北地区海拔达1米,四川高山地区海拔达米。高海拔,云层稀薄,有丰富的紫外线,有利于葡萄浆果着色,但是温度低,风力大,葡萄生长势弱,物候期晚,产量和质量都受影响。
(3)坡向山地不同坡向由于受光面、受热量和受风面的不同,其小气候也常形成很大差异。一般向南的坡地受到阳光的照射比较多,日平均气温较高,植物组织增温明显,葡萄物候期早,植株生长健壮,花芽分化好,结果枝多,座果率高,产量高,着色好,含糖量高,品质佳。而北向(包括正北、西北和东北)的坡地一般因日照不足而较为冷凉,葡萄的产量和质量一般不如南向坡,可是水分条件却优于南向坡。
(4)坡度,坡地受光受热量较平地多,具有明显的增温效应,向南坡每倾斜1度,其所获日辐射量相当于往南推进纬度1度(公里)。这对北方寒冷地区的葡萄栽培极为有利。葡萄栽培的适宜坡度为25度以下的缓坡地,土层较深厚,容易控制水土流失。坡度越大,水土流失严重,土壤瘠薄,肥力低,不利于葡萄的生长和结果。
(5)大水体,像江和湖这样的水体,由于受到阳光的照射比较多,邻近水域沿岸葡萄园的气候比较暖和,无霜期较长,可以减轻或消除霜害,也有利于浆果和枝条的成熟。又因大水体水深,水面反射出大量蓝紫光和紫外线,有利于浆果着色和提高品质。所以,在大水体沿岸建葡萄园,可以获得高产优质的浆果。
2.土壤,葡萄在不同土壤上,其生长势、产量、风味、品质等方面却有显著的差异。
(1)土层厚度及机械组成深厚的土层可以蓄积大量肥水,地下水位低,给葡萄根系提供深广的生长空间。葡萄园的土层厚度要求80-厘米以上为宜。
土壤的机械组成,影响土壤的结构和水、气、热状况。沙质土,通透性强,温差大,葡萄品质好,但有机质贫乏,保水保肥力差,葡萄生长势弱、产量低,但经改良后可以成为很好的葡萄园。壤土,通透性和保肥保水性能良好,肥力较高,葡萄容易丰产、稳产、优质。黏土,通透性差,所以不要在黏土上栽培葡萄。砾石土,通透性好,有机质可以,加强施肥和灌水可以成为很好的葡萄园,都能高产优质。
(2)土壤化学成分土壤中具有有机物质和矿物质。有机质可促进土壤形成团粒结构,这是良好土壤的标志;无机矿物主要是氮、磷、钾、钙、镁及硼、锌、铁、锰等,均是葡萄的重要营养元素。此外,土壤中还存有一些有害盐分,如碳酸、硫酸和氯的钠、镁盐等,它们在土壤中浓度决定盐碱化的程度,当硫酸钠含量达0.15%以上或氯化钠含量达0.32%以上或pH值超过8.5时,葡萄就会受到抑制,甚至死亡。同样pH值小于4的酸性土,葡萄也不能正常生长。
(3)地下水位葡萄适宜在地下水位1.5米以下土壤中生长,超过0.7米以上的地下水位,根系生长将受抑制,严重时引起窒息而死亡。地下水位过低,毛细管水上升达不到根群位置,将会出现永久性干旱,葡萄因缺水而无法生存。
大家看完之后是否知道,地形和土壤条件对葡萄的生长也是影响比较大的。所以我们在栽植的过程中就要注意地形和土壤条件,只有做到了这些要求,才能够种植出优质的葡萄,能让大伙儿卖出个好价钱,提高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