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来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隶书中的波,怎样发展出了斜捺晨 [复制链接]

1#

横竖撇捺是书法四大线条。最早的撇捺,多是是直线,这在早期的隶书中仍可以见到。如是新莽时期《莱子候刻石》中的“人、支、使、建”字中的捺笔都是直线捺。东汉明帝时期《开通褒斜道刻石》中的大部分捺也很直。

那么,“捺”是怎样由“直线捺”逐渐演变成“波形捺”的呢?

就现存石刻而言,公元66年《开通褒斜道刻石》中,开始产生部分弧线的捺。如“以”字的捺,用了弧线。就字体而言,这与隶书的出现有关。秦代篆字多圆转的线条,隶字则把圆转的线条变为直线,待到“八分隶”的出现,撇捺开始变为波状。

“八分隶”的出现,与王次仲有关。卫恒《四体书势》说:“上谷王次仲始作楷法。”唐朝张怀瓘说:“次仲始以古书方广,少波势,建初中以隶草作楷法,字方八分,言有模楷。”(《书断》)之前的隶书,四方无波势,王次仲用草书的方法,给隶字加了波势。

王次仲,名王仲,字次仲,东汉书法家(一说秦代书法家),上谷郡沮阳县(今河北省怀来县大古城附近)人。年及弱冠,变仓颉旧文为今隶书。王次仲增加了书法的艺术性,给长笔画增加了“波势”,这通常体现在长横或者捺中。《曹全碑》中的长横,波浪翻滚,一高一低,有显著的波势。

这种情况下,“直线捺”逐渐演变成“波形捺”。《礼品碑》、《西狭颂》中捺笔的波势都非常明显。卫恒《四体书势》还说:“上谷王次仲始作楷法,至灵帝好书,时多能者。”这就是说,东汉灵帝时,王次仲的楷法已经广泛流传,并产生了很多书写好手。

隶书的特点被人总结为“蚕头雁尾,雁不双飞、蚕不二设,如龟如鳖,折笔藏锋,重浊轻清,一波三折,外方内圆,斩钉截铁,中敛旁肆”,其中“一波三折”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法则。

这种波势也影响到了楷书与行书。王羲之《兰亭序》中,捺的中线,就是一个波浪形。唐代褚遂良《阴符经》中的“人”字,捺笔也是用波势写的。米芾《多景楼》中的“泛”字,最后一捺的波势也很明显。

书法中,捺笔收尾往往粗重,这称为磔,俗称“雁尾”(像大雁的尾巴)。雁尾加在波势上就产生了今天的捺笔。捺有平捺,有斜捺。从隶书过渡到楷书,横的雁尾逐渐消失,但斜捺的“雁尾”还经常保留着“磔”。“永字八法”中,则把斜捺直接称为“磔”。

“斜捺”在书法中经常作为字的“主笔”。那么,斜捺该如何书写呢?唐太宗《笔法诀》中说:“为波必磔,贵三折而遣毫。”这就是说,写捺时,从头到尾要一波三折,收尾得“磔”一下。

《永字八法详说》中记录得更为具体:“笔诀云:始入笔,紧筑(笔锋直下)而微抑(下压),便下徐行(慢慢行笔写波势),势足而后磔之。”斜捺结束时,加上“磔”,“磔”就是写波势的最后动作。

清人沈道宽说:“唯磔法须明一波三折之义,落笔一折,随按下力送至右住处,突止如剪截势(就是挫笔下来写完断笔);随将笔尖提起,收入画中(这是第二折);从字之上界拂出,是谓三折。”(《八法筌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