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正统十四年,明军在土木堡被瓦剌军打败,明英宗被俘。这一历史事件,这一连串的事件直接导致明朝国内动荡、新皇帝短时间内继位、瓦剌大军逼近北京城的结果,也是由于这一历史事件,使得大明王朝产生了由初期到中期的转折点。那么,这一历史事件究竟是怎么样发生的?
明英宗正统七年(年),太皇太后去世,几位辅政的旧臣,也是死的死,老的老,朝廷的大权,逐渐落到了王振的手中。王振是陪伴在英宗身边的一个太监,他利用英宗年幼无知,经常哄着他玩,给英宗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在明英宗正式登基之后,就提拔王振执掌司礼监,成为太监中的领导。太皇太后死后,王振利用手中权力结党营私,残酷地镇压那些反对自己专权的人,而且遍受贿赂,大肆贪污,使得朝廷上下鸡犬不宁。
当时,皇宫门前,原立有一块铁碑,上面刻着明太祖朱元璋关于永远禁止太监干预朝政的诏令,王振公然将它移走。后来,由于皇帝宠信,朝廷大事竟是由王振说了算。文武百官凡有得罪了王振的,常常被迫害至死。至于王振生活的奢侈,更令人瞠目了。他在皇城东边修建了一座宅第,宏伟程度可以同皇宫相比。
与此同时,中国北部一个叫瓦剌的蒙古部落渐渐强盛起来。到明正统四年(年),首领也先掌握了部落大权,他不满足于安居在蒙古,常常向南方侵略,骚扰明王朝的边境。为了粉饰太平,王振竟然把这事关国家安危的重要军情隐瞒下来,不向皇帝汇报。而他却在暗地里同瓦剌也先做交易,送给他们大量金银财帛,求他们退兵。瓦剌也先得到了甜头,也就更加频繁地来骚扰明王朝的边疆。
明英宗正统十四年(年)的七月,也先又派了一批人到北京来,名义上是进贡马匹,实际上是想发一笔横财。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时明朝对进贡国家的使者,无论贡品如何,总要有非常丰厚的赏赐,而且是按人头派发。也先看中了这一点,经常派人以向朝廷进贡为名,骗取赏赐,派出的使臣不断增加。这一次,他们来了两千人,却要求按三千人给予赏赐。王振被也先的这种欺诈行为激怒了,下令按实际人数给赏,虚报的一律不给。也先对此大为不满,于是指挥瓦剌军队兵分四路,大举向明王朝发动进攻。
也先亲自率领的一路蒙古军队从山西大同攻入,军纪松散、战斗不力的明王朝军队哪里经得住蒙古军铁蹄,边境的守军纷纷瓦解,向内地逃生。瓦剌入侵、边境失利的战报不断传入京城,朝廷上下慌了手脚,英宗赶紧召集众位大臣商议对策。王振想出一个孤注一掷的办法,就是由皇帝亲自率领全国的军队出征,将瓦剌大军吓回北方去。
时年二十三岁的明英宗朱祁镇,完全不懂得军国大事,一切听任王振指使。兵部尚书邝野、侍郎于谦竭力劝阻英宗出征,却遭到王振的反对。文武百官尽力劝说,英宗还是一如既往,不予理睬。于是,明英宗发布诏令,由郕王朱祁钰留守京城,他亲自率领五十万大军去征讨瓦剌。
两天后,这支完全没有做准备工作的军队仓促出发了,士兵们连这次进军的任务都没搞清楚。一路上,王振一伙则乘机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命令沿途官府进贡名贵特产。由于后勤粮草供应跟不上,士兵们缺少军粮,饥饿难忍,一路骚扰百姓,百姓们怨声载道,纷纷逃走。加上连日阴雨绵绵,士兵生病的越来越多,还没走多远,就死了不少人。等到大军经过居庸关的时候,文武百官请皇帝就驻扎在居庸关上,以这里做大本营,王振仍不同意,大军又向前到达宣府,此时又遇狂风暴雨,而边境各处的告急文书又纷纷传来,大臣们都要求皇帝停留下来,不要再盲目冒进,但是王振却大发雷霆。
大军继续前进,直到进入大同。这时,王振又忽然同意回师,五十万大军就这样转了一大圈,却连一个瓦剌士兵也没见到就往回转了。这时,大同总兵郭登提出退兵的路线,应由大同向东南走,经过蔚州,进紫荆关,就是北京的地界了,这条路既安全又便捷。王振恰好是蔚州人,他突发奇想,要把皇帝带到他家乡去做客,以显示他的威风,皇帝于是欣然同意。可是,大军走了四十里,王振忽然又想到,这五十万大军从蔚州走,一定会踏烂大片庄稼,家乡的人难免要怨恨他,于是他又改变了主意,不许再往蔚州进发,命令大军掉过头来,仍然从来时的路线由宣府回北京。
这时,瓦剌首领也先已经掌握了明朝大军的行动情报,打算乘机从后面袭击。明朝大军这么一兜圈子,刚好让瓦剌军队追了上来。眼看瓦剌大军逼近,王振命恭顺侯吴克忠和他弟弟都督吴克勤留下断后,吴家兄弟奋勇苦战,双双战死,明军纷纷溃散。成国公朱勇、永顺伯薛缓又领四万人去支援,经过鹞儿岭时,中了瓦剌的埋伏,也全军覆灭。第二天,明军退到了土木堡,这时太阳还没落山,大军离怀来县城只有二十里,众将领要求赶紧向怀来县城前进,只要进了城,就便于坚守了。可是王振却因为运粮草和他搜刮的财宝的后队还没跟上来,坚持要在土木堡宿营。
土木堡是一个易攻难守的地方,尤其是没有水源,士兵挖井挖到两丈深还不见水。它的南边十五里有一条河,但已被瓦剌军队抢先占领了。而明军因为缺水,人饥马渴,都无力再行动,更不要说作战了。这一夜,瓦剌军队完成了对明军的包围,天亮之后,瓦剌军队收紧了包围圈。但是,明军毕竟有数十万之多,而瓦剌军队不过两万人,所以也先也不敢轻易发起进攻。结果他想出一条诡计:派使者来,要求同明军议和。王振当然求之不得,马上让皇帝发下诏书,同意议和。瓦剌军队假意后退,王振也不探听敌人虚实,马上命令明朝大军向怀来进发。数十万军队急急忙忙行动,顿时乱了阵势,而也先已命令骑兵冲杀过来,明军纷纷丢下刀枪乱窜,互相践踏而死的不计其数,真是血流成河,尸横遍野。明英宗在亲兵护卫下突围,连冲几次都冲不出去。结果,明英宗被瓦剌军队掠走,王振死在乱军之中,英国公张辅等五十几位大臣战死,明军死伤数十万!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