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人们,不管你是吃着泡面、啃着窝头,还是吃着鲍鱼、鱼翅,多数都依然可以微笑着吟唱那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但对于北齐神武皇帝高欢来说,他的前半生,可能只有:没有诗和远方的苟且。
高欢:为了活着而苟且,还是为了苟且而活着?
高欢,公元年出生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魏怀朔镇,自幼家贫,寄居在姐姐、姐夫家中长大。
史书告诉我们,高欢“轻财重士”,估计这个时候的高欢大概最奢侈的“轻财”行为,也就是将自己晚餐的炊饼掰一半分给自己的小兄弟吧?
为了活下去,高欢长大一点后参军了,成为了怀朔镇一个看守城门的大头兵。怀朔镇作为北魏戍边的六大军镇之一,当兵可能也是在这里最容易找到的工作。
至于,能不能当个小军官?不用想,因为穷,买不起马;因为没有马,所以当不了军官;因为当不了军官,所以你只能继续穷着。这是当时高欢生命中的一个死循环。
然而,身为穷鬼的大头兵高欢,却在怀朔镇的这段悲惨生活中,还结交了很多当地的大人物(手段不详),并时常与这些大人物朋友们一起去打猎。
不知道,大家是怎么想的。反正小编脑中浮现的画面是:一群人骑着马追逐猎物,后面有个名叫高欢的小子正撒开丫子在狂奔。不要问我那些朋友为什么不能借高欢一匹马骑这样的问题。如果有人有两匹马、又是高欢的真朋友的话,可能早就帮他摆脱大头兵的命运了。而与这些大人物们做朋友的最大好处就是:至少可以蹭一些酒肉来吃。
此时的高欢,恐怕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为了活着而苟且,还是为了苟且而活着。
苟且、诗、远方,你选哪个?——高欢:肉
高欢在怀朔镇的苟且生活总算还是有价值的,虽然他从不知诗为何物,自己两条腿的远方似乎也总比别人四条腿的远方更远一点。但一次偶遇,让他迎娶了白富美娄昭君,虽然我们依然无法通过史料来确定,这是否是高欢的又一次苟且。
高欢迎娶白富美娄昭君后,经济条件得到改善,有了马,先当上了队主(最底层军官),最后在公元年,当上了长官的亲信——函使(邮差)。这时的高欢24岁。
史书上记载了这么一段。一次高欢送信到北魏都城洛阳,当时的令使麻祥送了碗肉给高欢吃,高欢看肉,马上捧着肉坐下大吃。
麻祥不高兴了,斥责高欢:“我请你吃肉,没请你坐下,你怎么看到肉就跟不要命一样?在长官面前,没请你坐不许坐,不懂吗?”结果看到肉就不要命的高欢告诉麻祥:我不习惯站着吃东西。然后继续埋头吃。麻祥大怒,以为高欢看不起自己,于是命人将高欢拖出去,抽了40鞭子。
此时的高欢家里应该已经不算穷了,跟着狐朋狗友们也吃过不少好东西,但依然看到一碗肉就忘了一切。如果当时有记者采访高欢,问:“苟且、诗、远方,哪个比较重要?”,或许高欢的答案应该是:“肉。”
高欢:不苟且又能怎样?
高欢当函使,一当就是六年。这六年里,高欢往来于怀朔镇与北魏都城洛阳之间,他的见识早已超越当时普通的小镇青年了。在那次因为吃肉的问题被麻祥鞭笞后,高欢回到怀朔镇就说:官员已经腐败透顶了,朝廷也不知道管管,这样下去国家会怎么样就不用说了。
然而,抱怨归抱怨,认为吃肉最重要的高欢不苟且又能怎样?于是,他继续当着他的函使,努力为了吃肉在怀朔镇与洛阳间奔走。
六镇之乱爆发:苟且又能怎样?
苟且的高欢在做函使的这六年,虽然苟且着,但生活估计还算是可以的,至少肯定比幼年时要幸福一些。
公元年,北魏六镇之乱爆发;公元年夏,高欢一家居住的怀朔镇遭到了叛军卫可孤部的围攻,公元年3月,怀朔镇被攻陷。
在这场长达1年的战争中,怀朔镇镇压叛乱的主力是来自武川镇的豪强家族贺拔氏。高欢和他那些在怀朔镇军中的大人物朋友们全部在史书中神秘消失了。当然,随着怀朔镇被叛军攻陷,高欢失业了。
在乱世中,苟且又能怎样?29岁的高欢,在自己人生路已经走完一半的时候给出的答案是:继续苟且。
造反!远方的田野
公元年,六镇之乱开启后,北魏朝廷为了避免流民聚集叛军。于是将流民分散至三个地方安置,其中一个安置点是上谷郡(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附近)。只是,当时的北魏朝廷被六镇之乱早已搞得焦头烂额,所以安置措施稍显粗放了一点,只是让流民至当地“就食”。
当时朝廷的“就食”是什么意思呢?不是安排你吃住,也不是给你工作让你养家,而是让你们到一个地方自己找吃的。那是可是几十万人啊!就算几十万猫猫狗狗给你扔一个地方自己找吃的都得饿死不少,但北魏朝廷当时就是那么任性,几十万人往上谷郡一扔,不管了。高欢一家和他的一些小伙伴们,可能就是这么苟且着,跟着这几十万流民来到的上谷郡。然而,不管你是为了苟且而活着,还是为了活着而苟且,当你活不下去的时候,总会想着挣扎一下。
于是,公元年8月,来自柔玄镇的流民杜洛周挑了个头,在上谷郡造反了。在史书上消失了将近一年多的高欢终于出现了,出现在了杜洛周的叛军之中。之后,高欢的小伙伴们很多又重归历史舞台,有些出现在叛军中、有些出现在身为官军的尔朱荣军中。
公元年-公元年8月,高欢的身份从官军苟且成了流民,然后又成了叛贼。
叛贼高欢的风骚走位——比“远方的田野”更远的苟且
公元年8月,高欢成为了六镇之乱叛军中的一员。或许正是在叛军之中,高欢开始以为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远方的田野”。他开始变得不安于现状,开始对老大杜洛周有所不满。
公元年,高欢联合了小伙伴尉景、侯景等人,试图在叛军内部发送夺权,企图夺取杜洛周的叛军老大地位,几乎是史书上第一次记录高欢作出的主动选择。只是结果,高欢失败了。
夺权失败后,高欢带着小伙伴们、妻子、儿子仓惶出逃,他们准备投奔另一位叛军老大:葛荣。
在史书中,关于高欢的这次反叛没有记录具体发生月份,对于高欢投靠葛荣后怎么样也没记录,之说他投奔葛荣,后又投奔尔朱荣。似乎在葛荣那里是一沾即走。到底发生了?或许我们结合葛荣和杜洛周有关的记录,可以发现一点端倪:
公元年4月,怀朔镇降户鲜于修礼率流民在定州左人城(今河北唐县西北)造反。
公元年8月,鲜于修礼因内讧,被手下元洪业杀害;元洪业是准备向北魏投降的;结果同月就被葛荣杀了。于是葛荣掌控了这支叛军,并自称天子。可能就是在这个时间节点上,高欢正带着兄弟、家眷们向葛荣奔去。
我们无法确定高欢是否奔逃到过葛荣那里,反正就在公元年9月,葛荣与杜洛周部合并。于是,高欢准备投靠的葛荣与仇敌杜洛周突然之间就成为了友军。原以为舒适的避风港,突然变成了要命的阎罗殿。
高欢人生第一次主动奔向心目中的“远方的田野”,结果发现比“远方的田野”更远的却依然是苟且。于是,高欢理所应当的再一次选择了苟且,投向了当时周边唯一可选择的出路——北魏官军尔朱荣部。
这一年,高欢31岁,在苟且完他的3/5人生后,我们所熟悉的北齐神武皇帝高欢终于走上了今天我们所熟悉的轨道。在这条轨道上,高欢或许依然有过很多苟且,但他终将找到自己的诗与远方。
PS.之所以用“苟且、诗、远方”来写高欢前半生的这些细节,是因为随着小编越“熟悉”他,越发现高欢的前半生根本就是个随波逐流的人。虽说苟且是人生常态,看不到诗与远方的苟且还是挺可怜的。或许,高欢的出现,根本就是时事造英雄吧!
预告:高欢的故事,还将有最后一篇。关于高欢如何忽悠、脱离尔朱兆的这段,网上类似文章很多,有兴趣的可以去搜一下,小编准备跳过。我准备写的是高欢人生中最关键一场战役——韩陵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