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石健张家口报道
编者按/今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各地都在以实际行动迎接盛会。张家口市牢记总书记嘱托,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保证了国家大事顺利推进,保持了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按照全省“两翼、两区、三群、六带”发展布局,聚力建成“首都两区”、打造“河北一翼”,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加快发展六大产业,全面推进“五城”建设。全市上下感恩奋进,决心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全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高质量发展,为打造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新引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本报推出“冬奥逐梦冰雪看张家口京张协同发展迎二十大”的系列报道,全方位探寻张家口市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之路。
从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到绿色能源点亮冬奥,张家口用“两山”理念为“两份答卷”留下了厚重之笔、绿色之路。
时间回溯到年1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考察张家口时做出重要指示,“要加强生态建设,树立生态优先意识,建成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探索一条经济欠发达地区生态兴市、生态强市的路子。”着眼全国发展大局对张家口做出精准定位,放眼新时代发展要求对张家口作出战略指导,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对生态文明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深邃思考和战略考量,饱含着对河北、对张家口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望。
“两山”理念如何践行?近年来,张家口抢抓“首都两区”建设、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等发展机遇,建立了绿色发展体系,创新绿色高质量发展已经初步形成。正如河北省委常委、张家口市委书记武卫东在中国共产党张家口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所言,“立足建成‘首都两区’,坚持以绿色生态为基础、以绿色城镇为载体、以绿色产业为支撑、以绿色能源为动力、以绿色交通为血脉,全面提升发展质量效益。”
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产业数据显示,过去6年,可再生能源高端装备制造聚集区不断向纵深发展,风电、光伏、储能、氢能产业链条不断健全,涵盖了智能风机、高效光伏组件、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等上下游产品,以新能源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全面攀升,加速培育了张家口新的经济增长点。截至年底,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终端消费占比达到32.5%以上,跻身国际一流行列。
“两区”建设构筑生态屏障
作为北京的“上风上水”,与北京“山同脉、水同源、气相通”,张家口肩负着为首都保水源、阻风沙、送清风的重任,是拱卫首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张家口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一方面张家口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另一方面亦通过‘五大绿色发展体系’来实现生态兴市、生态强市的发展目标。”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依法治理污染,是张家口推动生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张家口厚植生态优势,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增绿、净土四大行动,加快构建绿色生态体系。以绿色发展主轴为柄、两山(脉)两水(系)为骨、山体森林和草原湿地为屏的首都“伞”型生态环境支撑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如今的官厅水库,一池澄碧,宛若生态明珠。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官厅水库作为永定河流域最大的控制节点和生态节点,是首都重要水源地、水源涵养功能区。“近年来,以保护官厅水库及上游永定河生态环境为目标,张家口市怀来县紧锣密鼓建设国家湿地公园,累计完成湿地综合治理面积35.4平方公里,栽植各类乔灌木多万株。”
以水源涵养功能区建设为中心,张家口持续打好压水、节水、蓄水、治水、引水组合拳,有序实施潮白河流域、永定河流域等一系列综合治理工程,水源涵养和向首都输水能力显著提升。数据显示,坝上地区累计压采地下水万立方米,在全省率先实现地下水采补总体平衡;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平方公里,治理河道公里;全市12个国考断面和3个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和优良率均为%。
值得注意的是,“十三五”时期,经过生态环境部门的不懈努力,全市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33.1%、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22.6%,均超额完成河北省下达的任务。年至年,全市PM2.5平均浓度持续下降。张家口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告诉记者一个细节,“虽然最后两年只相差了0.1微克,但是这个背后的努力非常大,因为越是到最优数值,指数下降越困难。”正是基于上述数据,张家口市连续7年获评全省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优秀”等级。
记者拿到的一份《张家口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规划(—年)》显示,到年,“首都两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冬奥赛区PM2.5年均浓度稳定达到25微克/立方米。事实上,张家口已经“超额”完成了规划任务。
张家口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我们以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建设为抓手,大规模推动电代煤及其他清洁取暖方式。去年,张家口完成13.2万户农村‘双代’工程,累计完成农村清洁取暖37.5万户,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实现动态‘清零’,淘汰老旧机动车4.4万辆,空气质量持续保持京津冀地区最优水平。”
采访中,张家口市“首都两区”建设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记者:“围绕打造什么样的‘首都两区’,张家口提出不仅要建好生态环境,更要实现绿色发展,实现生态兴市、生态强市。”如今,张家口的发展定位越来越清晰,体育文化旅游、冰雪、大数据、可再生能源、现代制造、绿色农牧等六大绿色产业去年占GDP比重接近50%。
打造绿色发展理念,归根到底是惠及人民。张家口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以绿色城镇为载体,张家口一直在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全域优化城镇布局。强化中心城区功能,全面提升城市能级。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实施建筑节能改造,推广装配式建筑、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已经成为张家口打造“城市版”绿水青山的关键一招。到年,全市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新建民用建筑全部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的40%以上。
可再生示范区的绿色机遇
在北京冬奥会期间,“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已经成为一句口口相传的金句。金句的背后,是一条总长.公里的输电线路工程,每年可向北京输送亿千瓦时的张家口“绿电”,相当于北京年用电量的十分之一,年减排二氧化碳万吨。金句的背后,更是张家口7年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区体制、机制、技术的不断创新升级。
张家口能源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张家口市是经国务院批复设立的可再生能源示范区,风光储资源极其丰富,国家推行的清洁能源供暖,张家口市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是一种风光储输联合发电模式,集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系统、智能输电于一体,通过电网输送至上层调配中心,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3个赛区的运转供应电力。”
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区,通过打造引领能源转型变革、绿色低碳发展的深层次变革正在进行。
仅以此次冬奥会来说,冬奥场馆已经实现绿色电网全覆盖,以“双环网+双辐射”的电网结构为崇礼冬奥核心区提供可靠电力保障。同时,依托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和北京冬奥会跨区域绿电交易机制,张家口“绿电”源源不断输送到北京和张家口赛区冬奥场馆,赛时可实现奥运史上首次所有场馆%使用绿色电力。值得注意的是,张北±千伏柔性直流工程创12项世界第一。
实现上述成绩,首先是体制上的创新,“四方协作机制”则是张家口市的首创。年2月,张家口市在清洁能源供暖工作中,从体制机制上实现了突破,首创了“政府+电网+发电企业+用户侧”共同参与的四方协作机制,即:市政府与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合作,建立可再生能源电力交易平台,政府部门每月在平台上发布下个月可再生能源需求电量和挂牌电价,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自愿参加,开展市场化交易,将清洁能源直接销售给用户。
仅两年时间,该体制创新便开始在京津冀推广。年11月8日,国家能源局华北监管局正式发布《京津冀绿色电力市场化交易规则(试行)》,标志着张家口市首创的“四方协作机制”可再生能源电力市场化交易正式推广至京津冀地区,为推进京津冀地区可再生能源一体化消纳提供政策支撑。
张家口能源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搭建“四方协作机制”的同时,通过充分利用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积极探索、勇于尝试,一方面绿色电力市场交易在全国率先推出,另一方面“源网荷储”效应明显。
采访中,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坚持可再生能源保障性收购政策的前提下,将超出保障小时数之外的绿电纳入市场交易,可助推新能源就地市场化消纳,有效增加低谷负荷,实现源网荷互动,降低弃风限电,提升电力系统接纳新能源的能力,同时,可为电采暖、奥运场馆等项目提供“低价电”,有助于地方经济发展,助力打赢京津冀蓝天保卫战,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截至年底,全市可再生能源累计装机达到万千瓦,成为全国非水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市;智能输出,畅通可再生能源绿电通道,确保绿色电力保冬奥、送北京、送雄安;多元应用,探索用能方式变革,不断拓展绿电应用市场,打造电供暖、制氢、大数据、绿色交通等多元化消纳“样板间”,可再生能源终端消费占比达到32.5%,跻身国际一流行列。
在技术创新方面,张家口同样走在前头。示范应用的异质结发电技术具有转化效率高、发电能力强等多重优势,被誉为“光伏新动力”。张家口能源局负责人说,“以往通过太阳能转化,电力转化率为18%,通过研究异质结技术,转化率已经接近24%,而实验室测试已经达到30%。去年,我们已经装备了万千瓦作为示范,下一步准备把异质结的生产厂从外地搬到张家口,这样可以促进招商引资,同时扩大经济效应。”
采访中,张家口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说,“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国内外获得13项‘第一’,建设成果列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全市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到万千瓦,成为全国非水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市。”
除了绿色电力拉动当地产业发展之外,作为“用户侧”一端的老百姓,更是有一本厚重的民生账。“通过可再生能源电力市场化交易,我们通过电供暖可享受到每度0.15元左右的优惠电价,与燃煤集中供热成本相当。”张北县蔡脑包村村民老张在接受采访时说,“除了经济收益外,电供暖的优势还体现在环保和供热效果上,即使室外温度达到零下30摄氏度,屋子里也可以达到21度以上。”
在张家口能源局相关负责人看来,可再生能源示范区的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放眼‘十四五’,‘可再生能源+业务’的多元赋能发展格局还有很多文章可做,尤其是结合后奥运经济时代,大有可为”。
记者注意到,眼下,张家口正在搭建“可再生能源+乡村振兴”的发展新路子。通过有机结合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建设一批与现代农业、生态畜牧业、特色旅游等融合的可再生能源惠民项目,正在进入实质发展阶段。此外,“可再生能源+创新创业”“可再生能源+社会公益”等多条新路都在创建实施之中。
“未来,张家口将坚定围绕示范区‘三大创新、四大工程、五大功能区’重点任务,着力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突出源网荷储一体化推进,着力打造京津冀绿电基地,积极创建国家级氢能产业示范城市,加快推进河北省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建设,努力在碳达峰、碳中和方面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为首都‘两区’建设提供强力支撑。到年,全市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力争达到万千瓦,氢能及其相关产业累计产值达到亿元。”张家口能源局相关负责人充满激情地说。
氢能万亿市场方兴未艾
除了绿色电力蓬勃发展之外,立足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绿色氢能近年来也在张家口落地生根,大量可再生能源发储输用及装备制造的优质项目进军张家口。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产业数据显示,过去6年,可再生能源高端装备制造聚集区不断向纵深发展,风电、光伏、储能、氢能产业链条不断健全,涵盖了智能风机、高效光伏组件、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等上下游产品,以新能源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全面攀升,加速培育了张家口的经济增长点。截至目前,张家口部署实施了一批氢能项目,产业投资达亿元,初步实现氢能产业区域性集聚发展。
随着氢能产业的发展,亿华通、明阳智慧、金风科技等多家可再生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企业落户张家口,截至目前,已经实现投产17家。
张家口亿华通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史宏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针对张家口的地域气候特点,对氢燃料电池发动机进行了创新研制,相较其他电池产品不耐严寒的问题,我们的电池可以在零下30摄氏度冷启动,正好适合张家口寒冷的天气。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亿华通已经推出了多款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用在交通物流等多个场合。同时借助张家口丰富的风电资源,亿华通还与其他企业联合建立了可再生能源制氢厂和加氢站,持续扩大在张家口的投资规模。”
值得注意的是,张家口绿氢项目为此次冬奥会上50%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供应氢能,使用陆上风能产生的电制氢。该项目由壳牌(中国)有限公司与张家口市交通建设投资控股集团合资建设,年产能2万千瓦(约标准立方米/小时),是全球已建成的绿氢项目里规模第二大的项目。
张家口可再生能源高端装备制造聚集区逐步形成,以新能源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不断攀升,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9.2%,成为张家口经济增长新支柱。
记者走进张家口海珀尔新能源科技公司生产车间可以看到,通过电解水制氢工艺,源源不断的氢气,进入高压储氢罐。由于张家口风电和光伏资源充足,利用当地绿色电力,每天最高生产氢气4吨,供应当地氢能车辆使用。
随着“绿色办奥”理念的不断深入落地,张家口不断加速建设氢能综合利用产业体系,先后培育和引进18家氢能领域企业,拥有2座制氢厂、8座加氢站,初步形成制氢、加氢、储氢、氢能产业装备制造、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制造、氢能整车制造等全产业链,全面满足冬奥会氢燃料汽车的保障要求,“氢能张家口”已成为城市发展新名片。
记者注意到,近日国家再传消息利好张家口氢能产业发展。年3月23日,国家发改委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年)》,对年至年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确定目标,特别强调构建清洁化、低碳化、低成本的多元制氢体系,加速推进我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规划》科学分析了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现状,明确了氢能在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中的战略定位、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提出了氢能创新体系、基础设施、多元应用、政策保障、组织实施等方面的具体规划,为我国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欧阳明高认为,实现该目标必须推动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可再生能源的主要载体就是电和氢,在动力、储能方面两者具有互补性,作为无碳工业原料,氢具有不可替代性。
“氢能的战略地位和经济合理性主要取决于可再生能源转型中的大规模长周期能量储存与多元化终端利用需求。”就张家口的综合因素,欧阳明高分析称,虽然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生产—储运—利用全链条上也存在能源转化效率问题,但随着可再生能源装机不断扩大,效率问题可转化为成本问题。当可再生能源电力价格低于0.15元/千瓦时的时候,可再生能源制氢的经济性就能得以保障,可再生能源制氢是坚持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张家口市发改委氢能专班负责人尹旭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对于氢能发展,不仅是一个要素的发展,而是立足全产业链来发展,从制氢、储、运、加、应用场景等全方位来发展,带动的则是全产业的振兴发展,未来,我们将通过引进北京的氢能企业和持续的招商引资,张家口初步形成了制氢、加氢、储氢、氢能产业装备制造、氢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制造、氢能整车制造等全产业链,为可再生能源示范区提供强大的产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