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来县历史悠久,春秋时期,今怀来县地属燕国,为上谷郡。其间,怀来一带曾由北方少数民族东胡所据。燕昭王二十九年(前年)贤将秦开击退东胡,疆域向东北扩展,置上谷、渔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并筑长城以拒东胡南侵。当时的上谷郡治在造阳,即后来的沮阳城(今怀来县大古城遗址)。
这里面就有两个给大家介绍的名字,一个是上谷郡,一个是沮阳。
提起上谷郡,大家都会想到张家口市宣化区,因为宣化城鼓楼西侧有一座“古上谷郡”的牌坊,但其实古上谷郡的郡治在怀来。
唐人李泰《括地志》载,“上谷故城在妫州怀戎县东北二十里,燕上谷,秦不改,汉为沮阳县。”北朝北魏人郦道元的《水经注》云:“清夷水又西经沮阳城北,秦上谷郡治此。”清夷水即为妫水河。根据古人的记载,我们知道了现在官厅水库南岸怀来县大古城是沮阳县旧址,就是上谷郡的郡治所在地。所谓上谷郡,古时以北为上,上谷郡地处燕国蓟城居庸关和八达岭山谷之上,故名上谷郡。
为什么当时燕国大将秦开建上谷郡选址定在今怀来大古城村北,原因是当时的地势。这里处于妫水河(发源于今北京市延庆区)拐弯处,妫水河西流,在大古城村北拐弯向南,流入永定河,城建在河南,城北城西河流环绕,形成天然的护城河。另外这里是东西贯通的长廊,是西北地区通往都城的要地,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沮阳的名字最早见于《汉书·地理志》,从秦一直沿用至南北朝。沮阳县名以沮阳城名而来。沮阳城在战国燕国时称造阳,秦时演化为沮阳。沮阳得名无史料佐证。按推断之说,一是“造阳”衍生为“沮阳”,二是因水得名。虽考证不出城南有沮水,但确有一河名为浴水。《康熙字典》记“涓沮小流”,阳为山南水北,故后一说更为贴切。
上谷和沮阳几经变更,最终消失在历史的尘烟中。据史料记载,北魏孝明帝孝昌元年(年)8月,柔玄镇民杜洛周在上谷郡起义,沮阳县一带遭受战争破坏,人烟稀少,郡县废之,沮阳县名弃之。
公元年,东魏灭,改朝北齐,在今涿鹿县保岱置怀戎县,今怀来县属北燕州永丰郡怀戎县地。
怀戎这一名称也始见于北齐,其来历史书未作诠释。历史命地名,多注入*治内涵。据《辞海》,怀有安抚之意;戎是中原人对西北少数民族的泛称。北齐前,怀来故地曾因战乱有百多年失去建置。取“怀戎”命名,有“安抚少数民族,消除敌对”之意。此名一直延用至辽。
唐代垂拱年间(—年)在怀来城置清夷*(后一直为怀来县城,年修建官厅水库时被迫拆迁,详见后)。长安二年(年)妫州治所从保岱移至清夷*城(今怀来城遗址)。长安二年(年)置妫州,天宝元年(年)妫州改成妫川郡,怀戎县属之。乾元元年(年)又恢复妫州,领永兴(涿鹿一带)、矾山(矾山一带)、妫川(延庆一带)、怀戎(怀来一带)四县,州治怀戎县城(今怀来旧城)。
辽初,公元年,辽太祖改怀戎为怀来,据《辽书·地理志》:太祖改怀戎为怀来。去掉轻视少数民族的“戎”字,换取“来”字。“来”有使之来,使臣服、归顺之意。金明昌六年,怀来县曾改名妫川县,以境内的妫水河地貌取名。至元代又复称怀来县,沿用至今。
明初,怀来属九边重镇之首的宣府镇,置怀来守御千户所。明代中期,正统十四年,在今怀来境内土木堡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土木之变”。明朝景泰二年(年)明王朝为了加强怀来的*事防御,修建了沙城堡城、新保安城、土木堡城、榆林堡城。
康熙三十二年(年),改怀来卫为县,把保安卫、土木堡和榆林堡并入怀来,属宣化府。
怀来城位于怀来县境东部,北托卧牛山,南临妫水河,依山傍水,风光绮丽。京包铁路、京张大道纵贯城区南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县人民*府机关驻城内,有近两千户、一万多人口,汉回满族占多数,是全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年为建设官厅水库,这座美丽的古城被迫拆迁。从而淹没于官厅水库中。
怀来城历史悠久。据《中国历史地图册》载:怀来城始建于唐代,垂拱二年(年),为加强对北方的防御,在清夷水(今名妫水河)下游西岸,接近与漯水(今洋河)会合处,选址筑城,置为清夷*治所,为边塞重镇,屯兵扼守。辽会同元年(年)属可汗州怀来县,为州县治地。元、明、清、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一直为怀来县县城,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多年。
怀来城内街衢井然,屋舍整齐,具有古代建筑艺术特色。东南西北四条大街呈十字分布。中心有四个木结构牌坊,雕梁画柱,气宇轩昂。连接主街的巷道有田家巷、武庙巷、三元街、小新街、东岳庙巷、城隍庙街、四眼井巷、两眼井巷、草场街、观音堂巷、旧守府巷、西关大街等,传统的小胡同和四合院交相辉映,浮现在葱翳郁闭的树海之中。
怀来城内南大街建有雄伟壮观的县衙建筑群,是按照明代县衙的规制建造的。县衙占地约20多亩,为明永乐十五年(年)修建。县衙大门方位朝南,呈八字形。主体建筑由南而北依次排列在中轴线上,有大门、仪门、二门、圣宅。中轴线两侧各分布四进院落,内有土地祠、二堂、书房、厨房、马房、操场等建筑,房屋多间。县衙的整个院落布局多路,厅堂轩敞,室内外均为青砖铺地,各组建筑高低错落,廊道相接,浑然一体,具有封建衙门特有的威严豪华的官府气派。怀来城衙门从始建,历经了明、清、民国三代,屡毁屡修。年院内又新建旧式办公厅5间,到年,各类房屋仅留下60多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衙成为县人民*府机关办公场所。
沙城原名沙堡子,始建于明景泰二年(年),明隆庆三年(年)砖瓮城墙,改名沙城。其城池周长2里40步,墙高2丈2尺,分东、中、西三个城堡。东、中两堡相连,中间以城门隔开,城门上方筑钟楼。西堡与中堡之间有一小溪隔开,老龙潭泉水由北向南淌流,溪流上建有石桥,沟通西、中两堡交通。明清时,城内先后修建有普安寺(东大寺)、城隍庙、真武庙、西大寺、三官庙、关帝庙、五道庙、龙王庙等,各寺庙的殿堂楼阁建筑辉煌,风格别致。沿城内三堡及东西顺城街,大小店铺作坊云集,日用杂货、风味小吃争相叫卖。每逢农历一、六为集市日,外乡商贾汇入城内,热闹非凡。沙城自元朝以来以酿酒闻名,明开顺年间,以当地优质高梁和老龙潭泉水酿造的“沙酒”醇香味美。清康熙年间,城内私人酒坊已发展到五十多家。康熙十一年(年)玄烨出巡塞外,经沙城,见到处皆酒作坊,贾之日,真刀“烧酒流珠,酒香四溢”,酒兴顿生,命取尝之,赞“酒最佳”,赐名“沙酒”。年京绥铁路通火车,设沙城车站,从此城内货栈扩增,邮*开通,外乡商贾涌入,商业进一步繁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共产*和人民*府组织人民治理战争创伤,恢复经济建设。年5月,因修官厅水库县城迁至沙城,迎来了沙城发展的新篇章。
(文章摘选自《张家口市志》《怀来县志》,《怀来县志译》(清许隆远编纂,席之瓒重修,于煤村、王崇玉编译),《怀来县*协文史第七辑》)
好声音征集令
一、文稿文史、故事、地理、国学、人物等文稿题材、体裁不限,既可以是作者原创作品,也可以是名家名作,内容文明健康、积极向上。二、音频文稿对照的音频格式为mp3格式,音频长度在8分钟以内;普通话朗读,语言表达流畅、清晰,有真情实感;朗读音频需合成背景音乐。三、格式朗读作品的开场白统一格式为:大家好,我是###,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的作品是###四、报送邮箱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