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四,是伏羲的诞辰日。伏羲是人宗爷,所以正月十四是“人宗爷日”。这一天,有的地方要“祭人宗爷”,特別是闹“九曲*河灯”的地方还要请“三官”。
“三皇五帝”的世系之中,太昊伏羲氏位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是居神农、*帝之前的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据《三皇本纪》记载:伏羲“有圣德,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旁观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造书契以代结绳之*。于是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结网罟以教佃渔……,养牺牲于庖厨”。伏羲通过仰观俯察,了解自然万物,所画八卦是用8个符号,分别代表天、地、水、火、风雷、山、泽。利用八卦占卜吉凶,正是这种对世界初步认识和把握方式,并孕育着中国哲学的萌芽,这也是后来《周易》的思想基础。此外,伏羲还立九部、设九佐,以龙纪官,号龙师。禅于伯牛,钻木取火,教民熟食;制历法,定节气,消息祝福,以测吉凶,尝百药,制九针,以拯天疾,开创了中华最早的文明。
木本乎根,人本乎祖。民族始祖是民族精神的支柱,是民族凝聚力的纽带,也是神圣血缘观念的具体表现。有的地方“祭人宗爷”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前一天晚上就开始准备祭品,祭品有宰杀好的整猪、整羊以及水果和其他食品。院内古柏树上,贴满了小小的红纸人。子时一到,开始读祭文,回顾祖宗的功德,述说现在的美好生活。之后进行朝拜,给人宗爷唱戏,耍社火,祈愿保佑岁岁平安,人寿年丰。祭祀后,供品要分给朝拜者,意为祖先赐给了食物。
“三官”是指“天官”、“地官”和“水官”,又称“三元”,为道教较早供祀的神灵。一道经称:“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诞辰日即为三元日,从唐宋以来,“三元节”都是道教的大庆日子。唐代“三元节”由皇帝下敕天下诸州禁屠三日,“令百姓是日停宰杀渔猎”。由于“天官”被封为赐福紫微大帝,中国民间遂将其视为“福神”,与禄、寿二神并列。至于三官神的职掌范围,宋明以后又自于“三清四御”的确立,一般认为掌管人间祸福、天神转迁、生死轮回诸事,民间信仰非常普遍。明代以来,各地建有许多三官殿、三官堂、三元庵、三官庙等。每逢三元节,人们都要到庙宇祭拜三官,忏悔罪过,祈福免灾。特别是闹灯宵、闹“九曲*河灯”的地方要“禁荤食素”,请“三官”。河北省怀来县安营堡村每年元宵节举办的是“十二曲*河灯”,连续三天,正月十四这天早晨,掌灯人带着村里三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带着戏班,带着*表和供品到三官庙。摆上供品,燃香烧*表,唱三折小戏,恭恭敬敬把“三官”请到灯场供奉起来,以保佑“十二曲*河灯”福禄同至,新年万顺。这天晚上,开始“点灯”,高跷队和秧歌队和全村百姓浩浩荡荡走进“十二曲*河灯”,开始“转灯”。
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是“三官”生日。旧时代,各地乡村都有三官庙、三官殿、三官堂等。
正月十四还是“顺天圣母”的诞辰日。“顺天圣母”又称“临水娘娘”,姓陈,唐朝大历年间的人,后来成为了拯救难产妇女的神仙。于是民间立祠奉祀,称为“临水娘娘”、“顺天圣母”。其实是妇女们在没有地位、科学不发达的时代为自己塑造的一位保护神,也是她们畏惧难产而鼓舞自己的一种方式。
免责声明:图文整理源于网络,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告知删除,谢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