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伊讲(伊晓婷)仁宣之治,大明风华正盛。不料,明正统十四年(年)七月,瓦剌统率各部,分四路大举向内地骚扰。消息传来,明英宗打算御驾亲征。他想起小时候,父皇宣宗问他:将来你当了皇帝,能使天下太平么?他说:能。父亲又问:如有胆敢干扰国家纲纪之人,敢不敢率六师出征?他说:敢。父亲高兴地把年幼的他抱到龙椅上,并且把皇帝的龙袍玉带都披在他身上。左右齐呼万岁。现在,机会终于来了,终于有机会证实自己可以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亲自安邦定国了。但吏部尚书王直帅领群臣苦谏,实在是令人不耐烦。想当初自己的曾祖朱棣曾经五次亲征漠北蒙古,后世子孙谁不为之神往。自己的父亲宣宗就曾经效仿,自己作为正统的继承人,当然也应该慨然亲征。亲征诏书下达第二天,所有文武大臣以及五十万大*就集合上道,除了大明,试问当今世界还有谁能做得到。只是没有想到战场毕竟不是阅兵。当亲征队伍亲眼见到大同战场的横尸遍野时,皇帝恐慌了,决定撤退。虽然有人建议取道紫荆关,这样可以确保安全,但英宗仍决定向居庸关前进,发现危险时,又转头去宣府,到达土木堡的时候,虽然天还没黑,但实在困倦了。虽然有人说离怀来只有二十里,但还是驻扎下来。扎营之后发现没有水源,掘地二丈不见有水,更加恐慌。终于在移营就水之时遭遇也先骑兵袭击。土木堡之变,全*覆没,英宗被俘。这样的失败,责任应当归属于谁呢?自然不能是英宗。皇帝永不犯错。那就只好是太监王振了。王振永远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应该出来替皇帝承担责任。为什么仍向居庸关前进呢?是因为老奴我王振想到这里距离我的老家蔚县不远,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所以老奴坚持请皇帝巡幸我的老家。那怎么后来又转头去宣府了呢?是因为老奴我想到这时候正是秋收季节,大*如果来到蔚县,会踩踏地里的庄稼。为什么要在土木堡扎营,而不努力进入怀来?是因为要等老奴我的那些辎重物品。为什么已经在土木堡扎营了,却忽然要移营就水?那也是我的主意。甚至御驾亲征,都是我坚持的。所以,所有这一切,都是太监王振蒙蔽主上所做的。王振最终死于土木堡之变,对于这样一个至死都为自己背锅的人,英宗也是始终怀念的。现在仍坐落在北京市东城区禄米仓胡同内的智化寺深深铭记了英宗对王振的感念。在智化寺第一进殿院的智化门内,《英宗谕祭王振碑》赫然在目。碑文中,英宗说王振升迁辅佐自己的那十五年间海宇宁谧,人民乐业,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有社稷之功。后来战争失败,王振引刀自刎。现在我还是要树立这个典型,目的是为了“笃君臣之义,励侍从之节”。王振是明白朝廷需要太监的。永乐末年,还是朱棣统治时期,曾经下发一份特别的诏书:“永乐末,诏许学官考满全无功绩者,审有子嗣,愿自净入宫训女官辈。”当时的王振已经做学官九年,绩效考核总是上不去,评教授看来也无望,既然有此机会,就上吧。这是什么样的机会呢?这是一个可能超越宰相的机会。因为大明已经明确废除宰相。明朝废除宰相,采取分权于下、集权于上的中枢机制,皇帝实在太辛苦。也只有朱元璋这样的工作狂受到了这样的工作强度,即便强悍如永乐帝朱棣,都不得不使用助手。从永乐帝开始,太监出使外国、监*、出镇、督工、总兵、监枪、坐营、审录、督工、榷税、采办……,监察所有人,而无人不受监察,这么多大事都需要太监去做呢!说到监察的全面,正是从王振开始。太监的最大权力其实是可以监察所有人。太监可以批红。也就是代替皇帝批复奏章。从此内阁票拟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太监可以监*。英宗正统二年(年),太监任监*的名义正式出现。太监可以充当镇守和守备。镇守和守备的本来职责也是起监视、镇慑作用。太监可以参预会审,监视司法。英宗正统六年,始命司礼太监兴安同三法司审录狱囚。太监可以插手、干预经济,收商税,管织造、烧造、仓库和皇庄。太监还可以监视锦衣卫。也就是说太监可以监察任何一个部门任何一个人直接向皇帝汇报。但可以钳制太监的其实只有皇帝。明代中后期渐渐形成“监阁共理”,也就是内阁与司礼太监成为了皇帝的重要助手。但内阁与太监之间发生了矛盾,皇帝相信谁呢?皇帝一直选择相信后者。杀大太监这事,都是杀前朝太监。杀了前朝太监,本朝太监就差不多脱颖而出了。刘瑾被杀了,后面自然有魏忠贤。魏忠贤被杀了,崇祯帝也仍旧使用太监。只是这回太监点儿背,明朝亡了。只要还有皇权,只要这皇权想不受外朝大臣控制,太监就一定有,越集权越需要太监,也自然有人愿意把自己割了去做太监。明武宗正德十一年,皇宫一次录用“自宫男子三千四百六十人”。神宗万历元年至六年,“六载之中,两收数千”,一次人,一次人。明末代皇帝崇祯在位18年,共选三批自宫者,人数达万。明代中后期社会自宫风气达到疯狂的地步,至于“有一村至数百人者”自宫,基本上就是一个村一个村地争相自宫。既然成了社会现象,就得有法律制度来管理。所以虽然是自宫,也需要合法才行:得报官才能阉,自己私自就把自己阉了可不行。《明会典》规定的制度是:“民间有四五子以上,许以一子报官奄割,有司造册送部院收补日选用。敢于私自净身者,本人及下手之人处斩,全家发烟瘴地面充*,两邻歇家不举者治罪。”按照明代法定的宦官选取程序,要报官、起送、选取、阉割、收进,没有礼部和司礼监的批准,私自阉割都属于非法。表面上看来,私阉罪名极大:私自阉割的人,本人和下手的人都要处以斩刑,全家充*,隔壁邻居没有举报都要连坐。但没有用。这么重的刑罚都拦不住明朝人民一颗颗火热的要效忠皇帝的心,仍然有成千上万的人自宫,希望能够来到皇帝身边照顾他。宪宗成化十三年三月,自宫之后求皇上录用的攒了多人。成化帝以这些人违禁为由,命锦衣卫每人打他们二十板子,然后轰回家去。没过两年,成化十五年二月,又来了多个自宫的人。轰回去了。正德七年四月,以男子张用为首,余人自宫以追求上进。轰回去了。嘉靖元年正月,原充南海一个叫龚应哲的人带领一万多自宫的人跑到都城向皇帝表白。这回彻底烦着嘉靖帝了,嘉靖帝说他们真骚扰到我了,为首四人都戍守岭南去,永远都别回家乡。就这么说吧,法律上越禁止私阉,私阉人数越是直线上升。景泰时还是四位数,千余人而已;到嘉靖元年就有五位数,一万多人跑到京城来要求照顾皇帝。天启元年民间自宫求进者达二万余人。而且,这个数字只是跑到皇宫要求录用的自宫者,那些默默等待的人我们并没有计算进去。为什么这样哭着喊着非要做太监呢?都是“欲得富贵,挥刀自宫”。值得么?听伊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