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来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崞浑源原平三县建置沿革
TUhjnbcbe - 2021/1/27 18:27:00
美专家达成共识病*无法控制 http://www.lqapa.com/yfzl/11074.html

崞、浑源、原平三县建置沿革

历代正史与地方志中,多次出现“崞、崞山”地名,或属雁门郡,或属繁畤郡,或属代州。县治或在恒山山脉之北,或在恒山山脉之南,或侨置于长江北岸。其间,朝代更替,新名迭起,同一县在不同时期又有石城县、廓州、平寇县之称。如此种种,虽属异地同名与同地异名现象,但辨析殊为不易,令众多史志工作者、文史爱好者困惑不已。数百年来,众口噂沓,莫衷一是。笔者拟溯本清源、条分缕析、以正视听。

一、中国地形三大阶梯与恒山山脉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逐级下降,地理学称之为中国地形三大阶梯。第一阶梯平均海拔米以上,以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与第二阶梯分界。从第一阶梯外缘至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和雪峰山之间为第二阶梯,海拔—米。从第二阶梯外缘向东至海为第三阶梯,海拔多在米以下。

图1: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

在第三阶梯华北平原西侧,南北走向的太行山又向山西高原延伸出数条东北——西南走向的支脉,从北至南依次为恒山、五台山、系舟山、太岳山、中条山。这些支脉在太行、吕梁两大山脉的包夹下,将山西高原分割成一串珍珠链状的盆地,从北至南依次为大同盆地、忻定盆地、太原盆地、长治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其中,山西北部的恒山山脉东起河北省蔚县,西至忻州市宁武县与管涔山相接,绵延五百余里,既是桑干河与滹沱河的分水岭,又为大同盆地与忻定盆地的天然分界线。在冷兵器时代,马背上的游牧民族从蒙古高原呼啸而来,大同盆地失守,恒山山脉便成为华夏民族坚守的最后一道屏障,而雁门关就是这条防线上最重要的一个枢纽。穿越雁门关的通道,文献中称之为句注陉,因位置险要,长期垄断“陉”“陉南”(对应恒山山脉之南滹沱河上游忻定盆地)“陉北”(对应恒山山脉之北桑乾河上游大同盆地)这些专用称呼。

图2:山西地形图

二、赵国北三郡

郡县制起源于春秋,成型于战国[1]。战国中期,赵武灵王翻越恒山山脉,开疆拓土,北破林胡、楼烦,扩地至阴山下,在赵国北部置云中、雁门、代郡[2],将大同盆地、河套平原纳入华夏民族的版图。

图3:赵北三郡地缘关系示意图

秦大一统,郡县制成为全国划一的地方行*区划。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无奈秦祚短促,二世而亡,秦国统治北三郡时间不过十五年。赵国、嬴秦是否在雁门郡置崞县,户数几何,文献无载,无法考证。

秦汉至明清,全国县数在—1之间[3]。西汉初期,雁门郡是否置有崞县,亦不明朗,据《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周勃击韩(王)信、陈豨、赵利*于楼烦,转战云中,定雁门郡十七县,云中郡十二县。”依此记载,貌似汉高祖刘邦时,雁门郡已有十七县。但这十七县具体在那,语焉不详,县名无载,还是无从知晓。

三、西汉始置崞县

西汉初期,匈奴强盛,单于居中,分置左右贤王经略东西两翼,左贤王经略上谷郡(今河北省怀来县)以东,右贤王经略上郡(今陕西省榆林市)以西。云中、雁门、代三郡成为单于本部经略区,首当其冲,所以屡受侵盗杀略[4]。高祖、文帝、景帝执*时期,与匈奴外交以和亲为主;*事方面,依托恒山山脉,沿飞狐口(今河北省蔚县东南恒山峡谷口之北口)、句注陉(今山西省忻州代县雁门关)一线布防,抵御匈奴入侵。

汉武帝即位后,多次对匈奴发动大规模反击。元朔二年(前),卫青率数万汉*西出云中,沿*河几字弯进击匈奴楼烦、白羊部,逐次收复后套、西套地区,史称“河南之战”。河南之战后,汉武帝在河套地区置五原郡与朔方郡,将帝国北部防线推进至阴山山脉。五原、朔方、云中,加上汉初析云中郡东部所置的定襄郡,此四郡即西汉河套四郡。以汉匈之战背景推测,崞县始置,当在河南之战以后。

图4:西汉河套四郡地缘结构图

崞县之称,始见《汉书·地理志》雁门郡条。雁门郡户七万三千一百三十八,口二十九万三千四百五十四,郡治善无,即今朔州市右玉县。辖县十四,分别为善无、沃阳、繁畤、中陵、阴馆、楼烦、武州、汪陶、剧阳、崞、平城、埒、马邑、强阴[5]。新莽执*,崞县曾改为崞张。据谭其骧先生《中国历史地图集》并州、朔方刺史部地图,雁门郡十四县全部在恒山山脉之北。恒山山脉之南,则为太原郡辖区。

图5:西汉元始二年(2)并州刺史部雁门、定襄、代郡地图

西汉时期,崞县县治何处?最先见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十三·漯水》条:“漯水(今桑乾河)又东流四十九里,东径巨魏亭北,又东,崞川水(今浑源县境内浑河)注之,(崞川)水南出崞县故城(今浑源县麻庄村古城洼)南,王莽之崞张也。县南面玄岳(今北岳恒山),右背崞山(今浑源县泉头村西奶奶山),处二山之中,故以崞张为名矣。其水又西出山。谓之崞口,北流径繁畤县故城(今应县义井乡)东,王莽之当要也。[6]”

图6:崞山、崞县故城地理位置示意图

年3月,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雁北地区及浑源县文化局曾对麻庄村西北汉墓群进行发掘,出土铜器、陶器、铁器、漆器、铅器、玛瑙、丝织品等大量汉代文物,可供佐证[7]。

四、东汉雁门郡崞县

东汉初,匈奴内侵。建武十五年(39),东汉*府迁雁门郡、代郡、上谷郡吏民六万余口于居庸关、常山关(今河北省唐县倒马关)之东,即今太行山东侧,崞县暂时荒废[8]。建武二十七年(51)起,逐渐恢复代郡、朔方、五原、云中、定襄、雁门诸郡[9]。

东汉雁门郡户五万一千八百六十二,口二十四万九千,郡治广武,即今忻州市代县。领十四城,分别为阴馆、繁畤、楼烦、武州、汪陶、剧阳、崞、平城、埒、马邑、卤城、广武、原平、强阴。与西汉雁门郡相比,少了善无、中陵、沃阳三县,多出卤城(今忻州繁峙县大营镇)、广武(今代县阳明堡镇)、原平(今忻州原平市)三县。少的三个县中,善无、中陵划归定襄郡,沃阳县撤销[10]。多出来的三个县,卤城原属代郡,原平、广武原属太原郡[11]。自此,雁门郡行*区划已地跨恒山山脉南北,郡治亦移至雁门关之南,但崞县县治依旧在今浑源县境内。

图7:东汉永和五年()并州刺史部雁门、定襄郡地图

五、西晋雁门郡崞县

东汉末大乱,匈奴侵边,云中郡、定襄郡、雁门郡居民南迁[12]。恒山山脉以北、阴山山脉之南,成为匈奴、鲜卑、乌桓等游牧民族的势力范围,崞县又遭废弃。建安二十年(),曹操在雁门关南始立新兴郡,郡治九原(今山西省忻州市),安集云中、雁门等郡流民[13]。魏文帝*初元年(),又复置并州。其后,右中郎将牵招曾为雁门太守,郡治广武(今代县阳明堡镇),而寇钞不断。曹魏之时,是否在雁门关北置县,杳不可闻[14]。

图8:曹魏景元三年()新兴郡地图

西晋统一全国,又于旧地重置崞县,仍为雁门郡所辖。西晋雁门郡户一万二千七百,郡治广武,所统八县分别为广武、崞、汪陶、平城、葰(jùn)人、繁畤、原平、马邑。据《晋书·地理志》及谭其骧先生《中国历史地图集》,八县之中,广武、原平、平城、葰人四县在恒山山脉之南;崞、汪陶、繁畤、马邑四县在恒山山脉之北。

西晋末年,在八王之乱的冲击下,王朝势力衰落。永嘉四年(),因为鲜卑拓跋部多次协助并州刺史刘琨抵御匈奴左部刘渊及铁弗部刘虎的攻击。为感谢拓跋猗卢相助,刘琨报请晋王朝,封拓跋猗卢为代公,进位大单于,将恒山山脉北部雁门郡所辖的马邑、阴馆、楼烦、繁畤、崞五县居民迁于雁门关之南[15]。西晋与代国以恒山山脉为界,崞县与浑源再无联系。

图9:西晋太康二年()雁门郡及新兴郡地图

永嘉二年(),刘渊在蒲子(今山西省临汾市隰县)称帝,史称前赵。建兴四年(),前赵皇帝刘聪派车骑大将*刘曜率*攻破长安,晋愍帝出降,西晋灭亡。同年,前赵骠骑大将*石勒出兵进攻并州乐平郡(今山西省昔阳县),刘琨兵败,并州沦陷,雁门关南的五县移民再次踏上流亡的路程[16]。

五、东晋、刘宋侨置雁门郡与崞县

东晋成帝咸和四年(),司空郗鉴为安置北方流民,于江北侨置幽、冀、青、并四州[17]。宋武帝永初元年(),合并青、并二州,并入南兖州。文帝元嘉八年(),以淮河以南、长江以北局部地区为南兖州辖地,州治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

刘宋南兖州雁门郡领楼烦、阴馆、广武、崞、马邑五县,名称皆为汉晋旧县[18]。萧齐永明元年(),南兖州进行土断,重新调整行*区划,废除侨置郡县。其后南梁、南陈二朝,侨置雁门郡与崞县不复存在[19]。

六、代国在大同盆地未置崞县

西晋灭亡至北魏建国之前(—),恒山山脉之南的忻定盆地先后被前赵、后赵、前燕、西燕、后燕等割据*权占领。恒山山脉之北的大同盆地,大多时间为代国势力范围,恒山山脉成为代国与上述各国的分界线。

年,后赵皇帝石勒遣大将石虎翻越恒山山脉进攻代国,双方大战于雁门关北,拓跋部战败,被迫东迁至大宁(今河北省张家口市),大同盆地为后赵占领。年,代国派遣拓跋什翼犍至襄国(后赵都城,今河北省邢台市襄都区)充当人质。年,什翼犍自后赵返回代国,并于建国元年()十一月在繁畤北即代王位,拓跋部重新返回大同盆地[20]。建国三十九年(),前秦皇帝苻坚遣大司马苻洛率众二十万进攻代国,代国灭亡,前秦统一中国北方[21]。年,苻坚在淝水之战中败绩,北方各民族趁机脱离前秦控制。登国元年(),道武帝拓跋珪在牛川即代王位,定都盛乐(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建立北魏,着力经营大同盆地[22]。

公元四世纪,拓跋鲜卑生产生活方式以游牧为主。据《魏书·皇后列传》,建国初年,什翼犍欲定都漯源川(今桑乾河上游),筑城郭,起宫室。结果遭到母亲王皇后反对,理由是“国自上世,迁徙为业。今事难之后,基业未固。若城郭而居,一旦寇来,难卒迁动。”王皇后所言之“迁徙为业”,正是游牧民族的生活特性。又据《南齐书·魏虏传》:“什翼圭(道武帝拓跋珪)始都平城,犹逐水草,无城郭,木末始土著居处。”木末是明元帝拓跋嗣,—年在位。据此,在天兴元年()北魏迁都平城之前,拓跋部仍以游牧为主。

又据《魏书·官氏志》,拓跋什翼犍在位时期(—),分代国为南北部,置二部大人统领。以弟拓跋孤监领北部,以子拓跋寔君监领南部。道武帝拓跋珪登国元年(),因而不改,南北部仍然设置大人,对治二部。由此可见,当时拓跋鲜卑管理代国的方式,并不像华夏民族一样,设立郡县,编户齐民。

结合文献记载以及考察鲜卑族生产生活方式,可知自刘琨迁五县民于雁门关南至北魏迁都平城(—)之前,代国在大同盆地不曾置郡县进行管理,更不曾设置崞县。

七、北魏平城、洛阳时期,司州、恒州未置崞山县

北魏迁都平城,制定京畿范围,东至代郡(今河北蔚县),西及善无(今山西省右玉县),南极阴馆(今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北尽参合(今山西省阳高县)。此即天兴初(—)司州所辖区域,汉、晋崞县在京畿之内[23]。

崞县故城“右背崞山”(见图6)。右背在古汉语中是个表示方位的词语,观察者面南而立,左手为东,右手为西,右背为西北方向。笔者为浑源县人,为确定崞山与崞县故城地理位置,多次或驱车或步行,沿浑源境内西北部山脉,相度山川原隰,几经推敲,认为崞山是泉头村西、车道口村北之奶奶山。因山形奇特,山顶如乳头状凸起,又名“板牛山”。

崞山(奶奶山、板牛山)是浑源县西北部识别度较高的一座山峰,海拔1米以上,山顶现建有一石砌小庙。崞山南坡平缓,东坡陡峭。《魏书》中记载文成帝拓跋濬、献文帝拓跋弘畋于崞山,应在崞山南坡。年,笔者数次从东坡登顶崞山。极目四顾,群山环绕,形如城郭。其间沃野,藏风聚水,正见新莽崞张之意。

图10:崞山远眺

崞山之称,除《水经注》外,北齐魏收所著《魏书》中屡见,依时间先后排列如下:

《卷二十七·穆顗传》:

(穆)翰弟顗,忠谨有材力。从(世祖)征和龙(延和元年,),功超诸将,拜司卫监,加龙骧将*,进爵长乐侯。曾从世祖田于崞山(),有虎突出,顗搏而获之。世祖叹曰:“《诗》所谓‘有力如虎’,顗乃过之”。后从驾西征白龙(延和三年,),北讨蠕蠕,以功加散骑常侍、镇北将*,进爵建安公。

《卷十三·皇后列传》:

世祖保姆窦氏,真君元年()崩,时年六十三。诏天下大临三日,太保卢鲁元监护丧事,谥曰惠,葬崞山,从后意也。初,后尝登崞山,顾谓左右曰:“吾母养帝躬,敬神而爱人,若死而不灭,必不为贱*。然于先朝本无位次,不可违礼以从园陵。此山之上,可以终托。”故葬焉。别立后寝庙于崞山,建碑颂德。

《卷四·世祖纪》:

太平真君二年(),三月辛卯,葬惠太后于崞山。

《卷三十四·卢鲁元传》:

真君三年()冬,车驾幸阴山,鲁元以疾不从。及薨,世祖甚悼惜之。丧礼依安城王故事,而赠送有加。赠襄城王,谥曰孝。葬于崞山,为建碑阙。

《卷五·高宗纪》:

兴安二年(),夏五月乙酉,行幸崞山。辛卯,还宫。

太安三年()春正月壬戌,畋于崞山。戊辰,还宫。

和平三年(),二月癸酉,畋于崞山,遂观渔于旋鸿池。

《卷六·显祖纪》:

皇兴二年(),五月乙卯,田于崞山,遂幸繁畤。辛酉,还宫。

皇兴三年(),夏四月壬辰,刘彧遣使朝贡。丙申,名皇子曰宏,大赦天下。丁酉,田于崞山。

《卷七·高祖纪上》:

太和元年(),夏四月丙寅,蠕蠕国遣使朝贡。丁卯,幸白登山。壬申,幸崞山。

太和二年(),夏四月甲申,幸崞山。

太和三年(),夏四月丙申,幸崞山。

太和四年(),夏四月庚子,幸崞山,赐所过鳏寡不能自存者衣服粟帛。

太和八年(),夏四月甲寅,幸方山。戊午,车驾还宫。庚申,行幸旋鸿池,遂幸崞山。

《卷一百八·礼志》:

太和十五年(),诏曰:"明堂、太庙,并祀祖宗,配祭配享,于斯备矣。白登、崞山、鸡鸣山庙唯遣有司行事。

《卷一百六地形志》恒州及繁畤郡条:

恒州,天兴中置司州,治代都平城,太和中改。孝昌(—)中陷,天平二年()置,寄治肆州秀容郡城。领郡八,县十四。

繁畤郡,天平二年(年)置,领县二。崞山,二汉、晋曰崞,属雁门,后改属。繁畤,二汉、晋属雁门,后改属。

分析引证文献,田、畋,指田猎之事。太和元年之前,《魏书》中所见崞山,“尝登崞山”“葬于崞山”“畋于崞山”“田于崞山”,均指山而非指县。太和元年之后,“幸崞山”是指山还是指县,只能存疑。

笔者认为,北魏由部落转向国家,是个漫长而艰难的汉化过程。在太和十年()推行三长制之前,王朝采用宗主督护制与郡县制相结合的方式管理国家[24]。以此推测,北魏平城时期(—),京畿内未置崞山县。

太和十八年(),北魏迁都洛阳,司州改为恒州。神龟元年至正光四年(—),郦道元撰著《水经注》成书[25]。《水经注》中,崞县与繁畤县皆称故城,未有崞山县与繁畤郡之称,则郦道元著书时,恒州尚未置崞县或崞山县。

学者李凭据《魏书·卷一百一十二·灵征志》,“延昌元年()四月庚辰,恒州之繁畤、桑乾、肆州之秀容、雁门地震陷裂,山崩泉涌”,认为繁畤以下桑乾、灵丘均为郡治,则繁畤不当独为县治,应为郡治,设郡当在延昌元年以前。又因《地形志》记载繁畤郡领繁畤、崞山二县,所以北魏末时尚有崞山县[26]。

繁畤郡置于东魏孝静帝天平二年(),此为东魏之繁畤郡而非北魏之繁畤郡。魏置崞山县之事,唐宋地理志书中,唯《元和郡县志》代州崞县条有记载。

唐、宋时期所涉崞县文献,依时间先后排序如下:

《括地志》代州崞县条:原平故城,汉原平县也,在代州崞县南三十五里。

《隋书·地理志》雁门郡崞县条:崞,后魏置,曰石城县。东魏置廓州,有广安、永定、建安三郡,寄山城。后齐废郡,改为北显州。后周废。开皇十年改县曰平寇。大业初改为崞县。

《元和郡县志》代州崞县条:崞县,中(县),东北至(代)州五十里。开元户二千七百四十八,乡五。本汉旧县,因山为名,属雁门郡。汉末荒废,晋初又置,魏改为崞山县,后魏宣武帝移雁门郡理此。隋开皇十年移平寇县于此,属代州,大业二年改为崞县。

《旧唐书·地理志》代州中都督府崞县条:崞,汉县,东魏置廓州,又废。

《太平寰宇记》代州崞县条:崞县,(州)西南十五里,八乡。汉旧县,因山为名,属雁门郡。汉末荒废,晋初又置,后魏改为石城县。至东魏曾置廓州于此,以廓辟土疆为称,寻废,分为广安、永定、建安三郡,以领*户。后齐省郡,又立北显州。后周废,隋开皇十年改县为平寇,大业初改为崞县焉。

各引证文献依成书时间先后排序如下:

《括地志》唐李泰等著,贞观十六年()成书。

《隋书》唐魏征等撰,贞观十年()成书。《隋书十志》,于志宁、李淳风、韦安仁、李延寿、令狐德棻、长孙无忌等撰,显庆元年()成书。

《元和郡县图志》唐李吉甫撰,元和八年()成书。

《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撰,开运二年()成书。

《太平寰宇记》北宋乐史撰,咸平三年()成书[27]。

比较并分析引证文献,《元和郡县志》中,“魏改为崞山县”之说颇为可疑。史志中,为与曹魏区别,北魏多记作后魏或元魏。曹魏在西晋之前,按志书体例,记述应先曹魏后西晋,而此处后魏承魏,魏指代不明,应有脱误,不足为据。

图11:北魏太和二十一年()恒州地图[28]

八、北魏肆州雁门郡原平县与秀容郡石城县

前赵、后赵、前燕、前秦、西燕、后燕占据忻定盆地时期(—),行*区划大致沿袭西晋,所置郡依旧为雁门郡与新兴郡(见图九)[29]。

北魏皇始元年(),道武帝拓跋珪亲率四十万大*,南出雁门关征伐后燕。依次攻下阳曲(今山西省阳曲县)、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将忻定盆地、太原盆地尽数囊括[30]。

天赐二年(),北魏在忻定盆地置*镇。太平真君七年(),改*镇为肆州,辖新兴(年,改为永安郡)、秀容、雁门三郡。

据《魏书·地形志》肆州条:

秀容郡,永兴二年()置,真君七年并肆卢、敷城二郡属焉。领县四,户一万一千五百六,口四万七千二十四。

秀容,永兴二年()置,有秀容城、原平城、肆卢城、石鼓山神、女郎神、金山神、护君神、风神。

雁门郡,秦置,光武建武十五年罢,二十七年复。天兴中(—)属司州,太和十八年属。领县二,户六千三百二十八,口三万四百三十四。

原平,前汉属太原,后汉、晋属。有阴馆城、楼烦城、广武城、龙渊神、亚泽神。

广武,前汉属太原,后汉、晋属。有东西二平原[31]。

分析引证文献,北魏雁门郡有原平县,秀容郡秀容县有原平城,则原平县应已北移。且雁门郡在天兴中属司州,太和十八年()北魏迁都后才改属肆州。北魏司州所辖区域,前文已有论述,即雁门关北大同盆地。而原平境内的阴馆城、楼烦城,都在雁门关北,则北魏雁门郡原平、广武二县应在大同盆地,即今山西省朔州市境内。

北魏灭亡后,原平县建置在史籍中消失,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山西省*府重新设立原平县为止。而秀容郡所辖石城县,才崭露头角。

图12:北魏太和二十一年()肆州所辖雁门、秀容、新兴三郡地图

九、东魏廓州与北齐北显州

北魏末年,六镇叛乱。“孝昌(—)之际,乱离尤甚。恒代而北,尽为丘墟。永安末年(),胡贼入洛,官司文簿,散弃者多,往时编户,全无追访。”天平二年(),东魏在忻定盆地侨置恒州,不久即废。

侨置恒州寄治何处?若据《魏书·地形志》恒州条:恒州,天兴中置司州,治代都平城,太和中改。孝昌中陷,天平二年置,寄治肆州秀容郡城(今山西省忻州市)。若据《隋书·地理志》雁门郡崞县条:崞,后魏置,曰石城县。东魏置廓州,有广安、永定、建安三郡,寄山城。后齐废郡改为北显州。后周废。开皇十年改县曰平寇。大业初改为崞县。又有云中城,东魏侨置恒州,寻废。有无京山、崞山。有土城。

笔者以《隋书·地理志》雁门郡崞县条为是,即东魏初,恒州及所辖繁畤郡皆寄治石城县(县治今原平市崞阳镇)境内云中城。东魏在石城县置廓州,并有广安、永定、建安三郡寄治山城。北齐废郡改为北显州,后周又废。由此可见,北魏石城县、东魏廓州、北齐北显州、隋开皇平寇县、大业崞县一脉相承。

公元年,北周灭北齐,郡(州)县并废。

十、隋、唐、北宋、元、明、清崞县沿革

开皇元年(),北周静帝禅位于丞相杨坚,隋取代北周。

崞县再一次出现是在隋炀帝大业二年()。隋开皇十年()移平寇县于石城县,因名平寇县,大业二年改为崞县,属雁门郡[32]。

隋至民国,崞县沿革脉胳清晰,无需过多考辨。

1、唐属代州。

《旧唐书·地理志》河东道代州中都督府条:

代州中都督府,隋为雁门郡。武德元年,置代州总管,管代、忻、蔚三州。代州领雁门、繁畤、崞、五台四县。

崞,汉县,东魏置廓州,又废。

2、五代十国,代州先后为后唐、后晋、后汉所辖。

3、北宋与辽以恒山山脉为界,大同盆地属契丹,忻定盆地归北宋,崞县为北宋代州辖县。《宋书·地理志》河东路代州条:

代州,上,雁门郡,防御。旧置沿边安抚司。崇宁户三万三千二百五十八,口一十五万九千八百五十七。

县四:雁门,中下,有西陉、胡谷,雁门三砦。崞,中下,有楼板、阳武、石峡、土墱四砦。五台,中下。繁畤,下。有繁畤、茹越、大石、义兴冶、宝兴*、瓶形、梅回、麻谷八砦。

4、金属代州。

《金史·地理志》河东北路代州条:

代州,中,户五万七千六百九十。县五,雁门、崞,五台、广武、繁畤。

崞,倚。有崞山、石鼓山、滹沱河、沙河。镇一,楼板。

5、元太祖十四年()崞县升崞州。

《元史·地理志》中书省冀宁路崞州条:

冀宁路,上。唐并州,又为太原府。宋、金因之。元太祖十三年,立太原路总管府。大德九年,以地震改冀宁路。户七万五千四百四,口一十五万五千三百二十一。领司一、县十、州十四。州领九县。

崞州,下,本崞县,元太祖十四年升崞州。

6、明属代州。

《明史·地理志》山西太原府代州条:

代州,洪武二年降为县。八年二月复升为州。西南距府三百五十里。领县三:五台、繁畤、崞。

崞,州西南,元崞州,洪武二年降为县,八年二月来属。西南有崞山,东南有石鼓山,又有滹沱河。又西北有宁武关,有宁武守御千户所,景泰元年置。又有八角守御千户所,嘉靖三年八月置。又西南有芦板寨巡检司,又西北有杨武峪、吊桥岭、胡峪北口三巡检司。

7、清属代州。

《清史稿·地理志》山西代州直隶州条:

代州直隶州:冲,繁,难。雁平道驻,明太原府属州。雍正二年升,仍所领。西南距省治三百二十里。至京师七百七十里。北极高三十九度六分。京师偏西三度三十二分。领县三,五台、崞、繁畤。

崞,冲。州西南八十里。

8、年,撤销崞县,设立原平县,县治迁至崞县西南18公里外的原平镇,崞县县治改称崞阳镇。年,原平撤县改市(县级),由忻州市代管[33]。

十一、历代行*区划变迁与崞县沿革缩略

崞县在历代或属某郡、或属某州,或属某道、某省、某府。为方便读者理解地方与中央的关系,将历代行*区划简要梳理。

行*区划遵循山川形便与犬牙交错的划界原则。北宋之前,中央*府管理地方以山川形便为主。北宋起,为加强中央集权,更多考虑犬牙交错的因素。

秦始皇统一全国,实行郡县两级制。汉初郡、县二级制与王国、郡、县三级制并存。汉武帝末年,通过消藩,正式实现郡县两级制。

州作为一种地方行*制度,西汉开始萌芽,本为王朝设置的监察区。汉武帝时,设置十三刺史部,俗称十三州。至东汉末年,监察区逐渐转化为行*区,地方行*制度由秦汉郡县二级制转变为魏晋南北朝州郡县三级制,隋唐再次实行州县二级制。

宋代将全国府、州、*、监划分成若干路,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司、安抚使、提举常平司分管赋税、司法、*事、财*,为二级半或虚三级路制。

辽、金杂糅唐、宋制度,辽行*区划大体为道、府(州)、县三级,金行*区划实行路、府(州)、县三级管理。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行省下辖路,路领州、县。中书省或以路领府、府领州,州领县,为多级制并存的行*制度。

明改行省为承宣布*使司,下设府和直隶州,府以下有县和属州,各直隶州以下有县,形成省、府、州、县四级制与省、州、县三级制并存的格局。

清改承宣布*使司为行省,行*建置基本沿袭明制,省下设府(州、厅)、县,为三级行*制度[34]。

至此,崞县历史沿革梳理完毕。笔者按崞县归属地域划分为雁门关北、雁门关南、江北侨置崞县。建置沿革缩略如下:

1、雁门关北崞县:

西汉始置崞县,属雁门郡。

东汉属雁门郡。

三国曹魏时未置崞县。

西晋仍属雁门郡。

2、江北侨置崞县:

东晋侨置崞县于江北,属侨置并州雁门郡。

刘宋侨置崞县属南兖州雁门郡。

萧齐废除侨置雁门郡与崞县,此后侨置崞县不复存在。

3、雁门关南崞县:

十六国前赵、后赵、前燕、前秦、西燕、后燕时期,无崞县建置。

北魏置石城县,为崞县前身。

东魏置廓州。

北齐改为北显州。

隋开皇时改平寇县,属代州;大业时改崞县,属雁门郡

唐崞县属河东道代州。

五代十国,崞县先后属后唐、后晋、后汉,仍为代州辖县。

北宋属河东路代州。

金属河东北路代州。

元太祖十四年()崞县升崞州,属中书省冀宁路。

明属山西承宣布*使司太原府代州。

清属山西省代州直隶州。

年,撤消崞县设立原平县,崞县县治改称崞阳镇。

十二、今浑源地为北齐北恒州、北周云中县、隋马邑郡云内县、唐云州云中县辖区

地方志中,雁门关南、北两崞县混为一谈,建置沿革杂乱不堪。故继续梳理大同盆地旧崞县,即今大同市浑源县建置沿革。

北魏灭亡后,柔然强盛,东魏初期,无法有效控制大同盆地,其间亦无置州县记载。北齐初年,突厥崛起。文宣帝天保七年(),方于旧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置恒安镇,徙豪杰三千家以实之,其年废镇,又置北恒州,今浑源地属北恒州。北周吞并北齐,又于旧平城置云中县及恒安镇,隶属朔州,今浑源地又为云中县所辖[35]。

隋取代北周,于今山西省朔州市置马邑郡,于今大同市置云内县,今浑源地随属[36]。隋末马邑校尉刘武周叛乱,大同盆地沦陷。唐于今大同市置云州及云中县,于今朔州市置朔州。有唐一朝,云州或置或废,今浑源地多为云州所辖[37]。

东晋至东魏(—)、东魏至唐末(—),五百九十年间,今浑源境内无置县记载。

十三、后唐始置浑源

浑源县始置于何时?众说纷纭。

万历版《浑源州志·卷一·沿革》:北齐属北恒州,隋开皇间改平寇县,大业间复为崞县,唐因之,后唐徙今城为浑源县,属应州。

乾隆版《浑源州志·卷二·沿革》:唐置浑源县,以浑源川为名。旧志:后唐徙筑今城,改浑源县属应州。

以万历志,则唐为崞县;以乾隆志,则唐置浑源县。两州志所载,自相矛盾,无法自圆其说。

又《辽史·卷四十一·地理志五》西京道应州条:

应州,彰国*,上,节度。唐武德中置金城县,后改应州。后唐明宗,州人也。天成元年()升彰国*节度,兴唐*、寰州隶焉,辽因之。北龙首山,南雁门。兵事属西京都部署司。统县三:

金城县,本汉阴馆县地,汉末废为阴馆城。隋大业末陷突厥,唐始置金城县,辽因之。户八千。

浑源县,唐置,有浑源川,在州东南一百五十里,户五千。

河阴县。本汉阴馆县地。初隶朔州,清宁中来属。户三千。

因《辽史》成书年代较万历、乾隆志为早。史志工作者多以《辽史》所载之唐为唐朝,所以认为唐代即置浑源县,笔者以为非。

据《新唐书·地理志》河东道条:

河东道,盖古冀州之域,汉河东、太原、上*、西河、雁门、代郡及钜鹿、常山、赵国、广平国之地。河中、绛、晋、慈、隰、石、太原、汾、忻、潞、泽、沁、辽为实沈分,代、云、朔、蔚、武、新、岚、宪为大梁分。为府二,州十九,县百一十。

分析引证文献可知,河东道的二十一(府)县中,二府为河中府、太原府。十九州为绛、晋、慈、隰、石、汾、忻、潞、泽、沁、辽、代、云、朔、蔚、武、新、岚、宪。十九州中,并无应州。云州所辖,唯云中一县。河东道一百一十个县中亦无浑源县。

新、旧两唐书中,河东道皆无应州、金城县及浑源县。《新唐书》为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撰,成书*佑五年()。《旧唐书》为后晋刘昫等撰,成书于开运二年()。由此可见,唐代并未置应州、金城县、浑源县。

至于《辽史》应州条称浑源县唐置,此唐应为后唐。

唐代行*区划,除新、旧两唐书外,另有《括地志》(年成书)与《元和郡县志》(年成书)。如果唐代河东道置有应州、金城县、浑源县,有唐一朝,近三百年间不可能全无记载。所以应州、金城县、浑源县始置时间,只能定于唐亡后。

唐亡于天祐四年(),其后李克用、李存勖继续使用天祐年号直至后唐同光元年()。又据《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天祐五年(),晋王李克用病逝。李克宁向侄儿李存勖请求“授己云州节度使,割蔚、朔、应三州为属郡”。似李克用逝前,已置有应州。应州、金城县、浑源县或置于—之间?

十四、金、元、明、清浑源州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辽及其后,浑源建置沿革在文献中清晰可见。

1、后晋割燕云十六州与契丹,浑源随应州属契丹,为彰国*节度使所辖,已见前文引证文献,兹不赘述。

2、金仍称浑源,贞祐二年(),浑源由县升州。

《金史·二十四·地理上》西京路应州条:

应州,下,彰国*节度使。户三万二千九百七十七。县三:

金城,晋故县,有*瓜堆、复宿山、桑乾河、浑河、崞川水、*花城。

山阴,本名河阴,大定七年以兴郑州属县同,故更焉。贞祐二年五月升忠州,有*花岭、桑乾河。

浑源,晋县,贞祐二年五月升为浑源州,产盐。

3、元时浑源州隶大同路。

《元史·卷五十八·地理一》大同路条:

大同路,上。唐为北恒州,又为云州,又改云中郡。辽为西京大同府。金改总管府。元初置警巡院。至元二十五年,改西京为大同路。户四万五千九百四十五,口一十二万八千四百九十六。领司一、县五、州八。州领四县。

浑源州,唐为浑源县,隶应州。金升为州,仍置县在郭下,并置司候司,元至元四年(4)省入州。

4、明时浑源州属山西承宣布*使司大同府。

《明史·卷四十一·地理二》山西大同府条:

大同府,元大同路,属河东山西道宣慰司。洪武二年为府,领州四,县七。南距布*司六百七十里。

浑源州,南有恒山,即北岳也,与北直曲阳县界。东有五峰山。又南有翠屏山,滱水出焉,与呕夷水合,下流为唐河。又北有桑乾河。西南有浑源川,下流入桑乾河。又东有乱岭关、南有瓷窑口、东南有峪口巡检司,西北距府百三十里。

5、清时浑源州属山西省大同府。

《清史稿·志三十五·地理七》山西大同府条:

浑源州,府东南百二十里。顺治十六年,安东中、前二所省。

6、民国元年(),浑源州改为浑源县,属山西省雁门道;民国16年(),省下裁道,县直属山西省,县分三等,浑源县为一等县;民国26年()“七七事变”后,侵华日*进犯雁门一带,9月中旬,浑源沦陷;民国28年()秋,在中国共产*领导下,浑源县成为抗日根据地,县属晋察冀边区*府察南雁北办事处;民国34年(1)9月,浑源县属冀晋一专署,10月11日浑源胜利解放,成立浑源县民主县*府;民国36年(),浑源县属察哈尔省北岳一专署,同年4月22日,浑源城关区改建为浑源市(年4月撤销,改为浑源县城关区);年10月,浑源县属察哈尔省雁北专署;年12月12日,雁北专署划归山西省,县随属;年7月11日,雁同合并,浑源县属大同市至今[38]。

至此,浑源县历史沿革亦梳理完毕,缩略如下。

春秋属代。

战国属赵。

西汉始置崞县,两汉、西晋均属雁门郡。

北魏为京畿内地,平城时期属司州,洛阳时期属恒州。

北齐属北恒州辖地。

北周为朔州云中县辖地。

隋为马邑郡云内县辖地。

唐隶云州。

后唐始置浑源,定名于后唐,属应州彰国*节度使。

辽称浑源,属西京道应州。

金属西京路,贞祐二年(),浑源由县升州。

元时浑源州隶中书省大同路。

明代浑源州属山西布*使司大同府。

清属山西省大同府。

民国属雁门道。

年新中国成立,浑源属察哈尔省雁北专署。

年,雁北专署划归山西省,县随属;年,雁同合并,浑源属大同市至今。

十五、结语

汉晋崞县地处太行山西侧,大同盆地东南边缘,年降水量毫米左右。太行山为中国地形三大阶梯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分界线,毫米等降水量线又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天然分界线。故太行山支脉恒山一线,成为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博弈缓冲地带。历史上,多个割据*权以恒山山脉为分界线。崞县建置沿革变动如此频繁,与恒山山脉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关。盖因大同盆地北部,阴山之南为丘陵地带,无天险可守,无法有效阻挡蒙古高原游牧民族南下。若中原王朝衰落,大同盆地失守,原居民即被迫南迁至雁门关南忻定盆地,移民或聚堡自守、或衣冠南渡,*权或经略边疆、或侨置州郡。建置沿革,乱世纷纭,史臣不能备载。后世学者,鲁鱼亥豕,时有发生。

笔者引经据典,正本清源。然百密难免一疏,有讹误之处,还望读者不吝指正。可加笔者

1
查看完整版本: 崞浑源原平三县建置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