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桑干不仅孕育了中华文明发祥地的涿鹿,良好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也造就了千里桑干唯富的涿鹿,成就了涿鹿城的富裕、繁荣,也让它成为京西商賈汇萃之地。淸末民初至解放后公私合营一百多年的涿鹿古城是城乡经济的中心和枢纽,素有小北京之称。外联京津,东到门头沟、房山,南到涞水、易县,西到大同,北到张宣连接张库大道,内蒙外蒙、俄罗斯。城内以“古涿鹿郡”牌坊为中心的桥东大街、马站街、阁北大街又被称为涿鹿的前门外。为了真实的记录这一段历史,经过、认真调研,走访健在的有关行业的前辈,特别是年逾九旬的郭树森、陆启瑞老先生为我提供非常珍贵的历史资料,参考了王唯本先生遗留资料,现整理成文呈现给大家。
一、繁荣的商业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社会比较稳定,涿鹿城处于繁荣的阶段,当时玉皇阁南北大街连接桥东大街,长有二里多,两侧几乎都开设商店,再加上阁东、阁西、三官庙巷、乔家巷、马站街、西关大街店铺有三百余家。
其中著名的山西帮十大钱粮行(庄)有:保丰成(集资、掌柜王昌玉)、日升厚(胶东胡振卿、掌柜李佩绅)、迂顺源(集资、掌柜范乾元)、永全恒(股东全二宅、掌柜闫子祥)。信义隆(集资、掌柜王子明)、广泰长(集资、掌柜李正旺)、公益成(集资、掌柜乔本德)、义兴号(集资、掌柜林某)、严裕公(集资、掌柜刘梁)、瑞庆长(股东芋县人、掌柜李世恩)、还有义顺源、晋裕公、义泰长皆在中心街开设行庄收购大宗粮食,贩运京津等地。并且承办汇兑储贷业务,信息灵通,能掌握各种行情,为县城经济的支柱。
东起马站街,南至土南关有德和生赵家老药铺,门前通天招牌矗立,直接从天津、祁州(安国)进货,加工丸散膏丹,是察南遐迩闻名的生熟药店。其它有:延龄堂、文明元、普惠堂、德合堂、德润兴、际升堂、育化堂、复兴元、德和瑞、太和堂、大德春、千安堂眼药铺等中西药店。
城里有大德生、济生堂、普济堂(专制益母膏)、瑞竹堂、忠和堂(许老中医祖传治狂犬病)、大恒堂(岑大星、岑效茹父子,专治外科疾病),东关韩膏药铺、西关尤兽医站,北关杨、韩、王接骨、正骨师等都各有所长,即坐堂又出诊全城近三十家。
布庄有经营绸缎呢绒的万发玉、万发长、祥利兴、华盛永、祥盛玉,经营布匹棉线的源恒庆、元盛德、义和永(兼营粮食)三十多家。
糕点食品铺有世德隆(设城里分点)、德润长、义顺生、大成玉、锦玉生、永德恒、裕升庆、大德恒、万顺成、馀顺兴、谦丰厚、双福聚、东景华兴等十多家。
京广杂货、瓷器、玻璃店铺有万应长、同泰成、徐顺兴等十家。
茶麻兼营煤油、火柴、洋蜡的有景华兴(西关)、天顺茶庄、同意茶庄、裕兴茶庄、成江茶庄等七家。
烧酒的缸房有信义隆福记、世德隆、裕升庆、德泰隆、世德玉、福巨兴、福顺和、义聚隆等二十家,其中裕升庆的*酒味醇可口,远近知名。
米面行业:宝兴成设在三官庙巷,资金雄厚,经营活跃。福合成、德盛钰、庆裕成、北广盛、福合隆、同义德、正大面粉等三十家、正元长兼营面食、白面,豆面条两三种,还有妇孺称道的郭杆面铺。
酒店有:世顺长、福玉和、景生钰、万顺成、万全成、惠泉酒店。
旅店是兼营者居多,南关福寿店、义清店、大恒店、车马店、西关义源店、四合店、楼店、薛家店、东关天昌店、陶家店、王家店、北关贾家店等。
饭馆回民由麻士槐七弟兄开的(集资经营、掌柜麻士槐、俗称麻大掌柜),东楼朝阳楼、西楼《福兴楼》、南楼馆《宴宾楼》,是时当级别高的饭馆。东楼多为招待工商界来兴往应酬,西楼菜肴大众化,饸烙、馅饼最好,南楼主要承办喜宴酒席,菜谱齐全,独具风味。凡到这三家用饭,那时俗称“上楼去”。四十年代后,二柜麻挺瑞将东楼租给闪宏,西楼租给王永堂经营,自己经营南楼,后院搞博彩业。汉民大教馆有:南关山西饭馆两处,阁北万和春、东关万丰居馆两处。万丰居三十年代已有女服务员,土南关王万三饭馆。其次家庭式小饭铺有二十余家,代做莜面、面条、烙大饼等,价格低廉,午宿方便。
此外王包子铺、樊糕铺、冯面铺、侯面馆各具特色,烧饼铺遍及四关,油炸类(油饼)、油布带、糖麻花、缸炉饼、豆面饼、糖麻叶等小吃为民所用。猪肉铺,羊肉架十多处,生熟熏烤,货真价实。沈山货铺的瑞品香鲜果局等干鲜果品应有尽有。蔚县人开设的商铺主要经营油麻、陶器、铁器,小木货有谢碗铺、刘碗铺、天顺德等几家。其它双公道刀剪铺、九如号铁铺、恒丰纸店、何书克文具店、精一书店、高画铺(年画)、张画铺、陆画铺、美和相馆、华丽相馆、林记印刷(石印)、中和刻字社、永记表行、华飞自行车行等。万发烟局专售东生块、北生块、兰花烟、水烟、桃烟叶及各种纸烟供应城乡。其它如:永丰盐店、世和美染坊、颜料铺等,总而言之,店铺林立,生意兴隆服务周到。
二、活跃的集市
古老的涿鹿城,集市贸易相沿成习,农历每月逢三逢八已成定制。届时城乡人民及外地客商纷纷前来,进行各种商品、土特产品交易,人山人海,煞是热闹。
粮食集在城里南门口东西马道及古楼南大街两侧,米栗伢纪摆云出长方形筐箩,卖粮人把粮食倒其中,让顾客挑选讨价还价,伢纪居中调和,成交过斗后,双方到斗捐局稽征处算帐,由卖主交纳佣金、斗捐及税金。若买主是当地粮店、商店,收购量较大,卖主可将过斗后,持买主所开粮店、商店的粮贴(写明品名、数量、单价)送到商店结算提款,佣金斗损税金由买主代收,后分别转交伢纪、斗捐。
卖大牲畜的马、牛、驴、骡,羊集在清真寺北街,猪集在盐店街。上午九、十点钟人群熙熙攘攘,猪叫鸡鸣,热闹非凡,伢纪居中搓合,成交之后,伢纪同买卖主到交易所(老岳庙内)算帐交纳税款’佣金。交易量大的则由伢纪证明买卖双方提议到中保局铺兑付,俗称“兑字号”到期清算。
油麻水果市场设于西关义源店、四合店内。货物集中店院,店员充当伢纪。购销双方经伢纪中间介绍作价,过秤后到店帐房结算。现金交易后,店方先行代付;赊欠者,店方承保,手续相当严谨。佣金归店方,税金亦系包干办法,按期由店方向税务部门交纳。当时之油单指胡麻油、菜籽油,货源来自宣化深井、蔚县后沟等地。当地油坊自产自销,由商店经销者甚微。白麻多为麻绳铺及外来客商收购,店方代办托运。水果除几家山货铺、鲜果局收存外,有的贩运到张宣出售,大部供应肩挑小贩,数量不大,品种齐全,葡萄、槟果、香果、桃、李、杏、梨、海棠、*果、核桃、大枣、西瓜、香瓜以及少量苹果不一。
至于土物产品,如荆编筐帘、苇席、筛篓之类,农民赶集及时送至天昌店、陶家店批发零售。蔬菜摊点分布于阁西、马站街。其它鞋帽线布摊、洋广杂货摊、水果摊、牛羊肉架遍布于繁华街道两侧。农商小贩肩挑人背沿街叫卖者比比皆是。城乡人民,外地客商,参加集日活动,通俗谓之“赶集”。若遇旧历三大节日(年节、端午节、中秋节)前数天,市场亦相当热闹,虽非“三八”集日,“赶小集”者亦络绎不绝,故有“保安集——常市(事)”之说。
三、传统的手工业及作坊
解放前涿鹿无大中型工业可谈,而传统的手工业、作坊,依其地利条件,可谓得天独厚。
造纸业相当发达,仅草纸房即有五处:世德生、世德庆、世德意、世德长,均系司家独资经营。太和盛财东由秦、杨、马三姓合资,占地甚广。原料主要用麦秸、蒲棒。成品大部运往张、宣、京、津畅销。世德生在北京设有货栈,在新保安开设分号作坊,颇有名气。恩盛玉、南同玉、刘纸房、阎纸房专门制造白麻纸、黑麻纸、夹纸。阎纸房还加工麻纸帐簿零整批发,远近闻名。原料主要是烂麻、绳头、废纸、麻秸等十七家。
皮毛行指熟毛皮、制皮衣皮褥,鞣板皮做车马挽具、洗牛羊毛擀毡、做毡帽、毡鞋三家。储皮自销者少,来料加工者多,各作坊良师带高徒,徒弟(俗称毛毛匠)出师后,多赴张、宣、京、津献艺,深受欢迎,较有名的有杨皮房(南关阁东)、贾皮房(北关)、步皮房(东关)以及冯皮房、赵皮房等六家,至今广为人知。
制香业亦甚发达,主要有梁香房、唐香房、任香房、李香房、孙香房。利用三渠水磨,取树皮为原料,磨成香面,配加做料,压制成香。品种有大金定、小金定、高香、罗香、盘香、秋月香等。除满足本地外,大宗则运往张家口安盛香房、三盛香房(皆涿鹿人开设)转销内外蒙,获利盈盈。
木制行业分大木行、细木行、小木行。前者以制棺椁、打大车、做房架、造门窗、制家俱等为主;后二者刻制模具,雕塑并制做较为精致木货为主。当地木行是地道的家庭手工业,业主是祖传木工,设坊后自己操作兼雇工带徒。有曾木铺(东关)、安桶铺(东关)、范木铺(东关)、李扁担铺(桥东)、王木铺(南关)、魏木铺(西关)、翟木铺(城里)、李木铺(城里)、云木铺(城里)、杨木铺(东关)等多家。魏木铺资金雄厚,生意兴隆,曾名噪一时。有顺口溜讲:“杨、全、司、马、杜(县城名富户),赶不上西关魏木铺”。至于掌箩、制笼修造风匣箱,制木桶等业户还有不少。
五金行业中,徐锡铺设门市于桥东街,专制锡器水壶、酒壶、香炉、供器等。张铜铺制小型铜具,修理铜壶、瓢盆。铁匠炉有魏铁炉、刘铁炉、谢铁炉等十数家,锻制农具锨、镢、锄、耙及小型工具。靠近集市处多设掌炉为牲畜钉掌。工艺各有特色,深受客户称赞。白铁匠摆摊做活者有四五家。更为妇女乐道之金银首饰业,技艺超群之阎氏明远楼,当地之乾元银楼、全顺银楼、天福银楼、赵银铺、董银铺,以及个人在家操作者亦很盛行,还有王龙川的度量衡。
石器雕凿工艺方面,砍磨、砌碾盘、雕琢碌碡、锤板石等石匠有阎师傅父子、庞石匠等工艺亦甚精湛。
论及米面食品加工行业尤为兴旺发达。面铺、碾房二十余家,面铺出售莜、荞、豆、白各种面粉,白面粉尚分上白面(亦称籽面)、中面、黑面、麸面四等。东关正元长还加工面条,全系杠压刀切手工操作,乡亲们誉为“郭擀面家白切面”。规模较大之糖粉房有六、七家,如魁顺糖房,制糖稀、做麻糖品很有乡土味,什么祭灶糖、鞋底糖、豆酥糖、打牙棒、锤管等。粉房主要是制粉条、粉面(淀粉)。糖粉业主们的副业则以糟粕养猪获利。豆腐房属于街巷院户生意,磨豆腐、摊饹馇、生豆芽、养母猪,群众称便。酿酒业之缸房已有前述,烧酒老白干、干榨*酒,可谓闻香十里。醋酱园以马站街万盛号(董三酱园)最负盛名。该号之陈醋、酱油、青酱、黑面酱、甜面酱、*土酱、咸菜畅销城乡。盐业十一家专做青盐、海盐
成衣裁缝使用缝纫机者已较普遍,但做棉袍马褂等中式衣裙仍习惯于手工缝制。阁北鸿昇祥成衣庄三间门脸,承揽中西服式缝制。顾客盈门知名之赵裁缝——赵新基,管理有术,技压群芳,业务繁忙。其他家庭裁缝铺有十多家。如遇聘闺女赶嫁衣、大户做寿衣之主,则请到家中制做,招待殷勤,工艺考究,可谓服务到家矣。路鞋铺、张鞋铺、康鞋铺五、六家,钉鞋摊、尚鞋铺为平民百姓默默奉献。城郊牛家场有瓦盆窑一处,烧制瓦盆、瓦缸、花缸等器皿,儿童玩具之模瓦亦能应节供应。建房用之板瓦、筒瓦则需预先定制,方予烧制,谨防积压。曹家园砖窑所烧青砖,质量上乘,销路广于其他各窑。溪源、上葫芦、站庄、三、四堡等村盛产芦苇,农家冬闲编织苇席,进城销售。城里古楼南仅有作坊一家,编新补修恰到好处。端午节成捆苇叶(俗称粽叶皮)运销张、宣。曹堡涝滩蒲草丛生,摘蒲棒、编蒲扇、织蒲包、蒲帘等以待农民编笊篱、绑扫帚、*粮笤帚、锅刷,锅帽等自产自销农副产品适集均有上市。
旧社会油刷装裱画工艺纯属封建艺人范畴。油刷糊装裱社会需要,技艺可取。而做纸扎柳编阴阳生纯系迷信生涯。当时有张氏二宅张画铺、陆氏二宅陆画铺、吕氏二宅吕画铺等数家。
鼓轿行俗称“伙房”或“杠房”,有西关马家,东关安家、宋家,北关杨家四处。伙房备有乘轿、执事、棺罩、绳杠、乐器及吹鼓手,专为百姓办理殡仪、迁棺送葬、掘墓做坟。或办喜庆娶亲,抬轿奏乐、迎送宾客服务。
综上所述,解放前涿鹿手工业方面确有工商结合、农贸联姻之特点。
四、特殊行业
北关、阁西开设两家当铺信誉当、万顺当、贫民们以物质当,倍受剥削,社会陋习,公然合法。当时民间有房地伢纪俗称鞋底光,专搞撮合典押房地产和高利贷等事物。利息少则三、五分,甚至十里拿头(十分息)。
城里有六、七家专以出租青瓷餐具、宫灯旗伞、凤冠霞披、宝瓶杯、彩绸红毡、绳杆布棚、桌椅板凳等为红白事之用,从中收租金。
运输业,旧时三官庙巷张三东店、东关巴巴坑王家店养有轿车数量,供人们来往下花园等地,相当于今天的出租车。运输粮货有马车店介绍雇佣农户的大车(俗称拉脚),往返于下花园火车站、张宣、怀来等地。,还有城北胡庄、西关四合店,东关天昌店常年接待口外的骆驼队,他们主要运来大青盐、口碱、莜麦、口麦之类,运走缸、盆、苇席、大米、高粱等。
当时县邮*局仅张、范二人办业务,挺有信誉,长途电话局(官办)为商民提供服务。有些钱庄如保丰钱粮庄则有信鸽飞翔于涿下之间。
东关马站街王卫华饭馆代销《北京小实报》,桥东青云画铺李守中代销《大公报》、《晨报》、《益世报》,文化人商户订阅居多。
桑干河每年冬末春初,数人在河边砌窑蓄冰,用稻草盖严,待夏季销售,用于夏时冰镇冷饮。
桥东辘轳把巷祯盛吉大院有时演几场黑白电影,阎庭南楼后院唱山西梆子,是当时的娱乐部分。
东关刘启照老先生钉大缸、钉碗、钉盘技艺精湛。
五、系统的组织机制
往昔涿鹿工商业户数之多,经营之活,信誉之稳,管理之妥,其原因何在?笔者以为,旧社会之官衙,横征暴敛,裁断官司,从不谋计生产生活,更不过问民间疾苦,而工商行业自发组织的商务会却肩负起统一管理,调节商情,维持市场秩序,监督金融来往等职责。商务会之成立,需在县*府备案,省级商务会批准。它虽系民间组织,统管大小店铺、商贩、手工业作坊,还行使一定的行*权力,处理一些行*事务。商务会为委员制,会长及委员,从商界名望财势大之人士中推举。记忆当中,名绅司仿亭曾任会长多年。司宅开设世德生、世德意、世德兴、世德险、世德长、世德庆、世德盛“世”字号店铺七座,分别经营草纸、烧酒、面粉、京果杂货生意。其后,德盛钰掌柜康有恒曾连任会长四年之久。信义隆经理王子明、世德隆财东司延勋,万顺成经理杨志诚均先后当选会长。裕昇升吕径三、宝兴诚李佩璋、德和生阎植梅、北广盛朱绍泽等蝉连委员。他们多财善贾,社交广泛,既能维护商户,又善应付官府,办事灵活,商民信任。商务会供职人员是义务任职,年终馈送茶资。每月召开例会商讨重大会务,日常业务工作由文牍、财务、庶务、勤杂人员处理。如遇特殊事项随时通知会长、委员开会商议。该会按不同行业分设各种同业公会,协商本行业经营管理方面统一遵守事项和物价涨落等有关事宜。当时有粮业、米面业、杂货业(包括茶、纸、文具、糕点等)、药业、布业、烟酒业、皮麻毛业、糖粉醋酱业、造纸业、旅店饮食业、木业、铁业(包括白铁、铜、锡业)、理发业、缝纫业、钟表刻字照像印刷业等十数个同业公会。公会会长由本行资金厚、业务大店铺掌柜兼任。具体事务由会长所在商号店员(帐房先生)兼理。当时如粮业、米面业、杂货业、酒业等较大公会亦曾聘用专人工作。不属上述行业公会者,商务会有摊贩小商登记管理组织。商务会经费由各同业公会按厘股分摊,公会开支则由本行商户分担,年终张榜公布。官府所索损款等亦由商务会转派各公会负担。
商务会在金融财贸管理与指导方面,确有其独到之处。
一、商务会发行“流通券”,通称小票。商号出“凭帖”通称钱帖。当时鉴于官方通用之银元(俗称洋钱、大洋有墨西哥站人、光绪卧龙、袁世凯大头、孙中山小头四种)和大银行纸币,均以元为单位,辅币以铜元(亦称铜子、铜板)一枚(小铜元)两枚(大铜元相当两个小铜元)流通。前者金额过大,后者又嫌太小,买卖交换诸多不便,于是效仿外地内部使用“银票”办法,商定发行“小票”“钱帖”,便利找零。不言而喻,发票商号借机扩大资金,有利可图。“流通券”以铜元拾枚为单位,系横长方形纸币,票面上沿印有“涿鹿县商会流券”一行小字,中间印有“拾枚”“贰拾枚”“叁拾枚”“伍拾枚”金额,纸质柔韧,并以红、*、绿、紫四色区分。下沿加盖商会印章及发行年代。“凭帖”为竖长方形纸币,蓝色花边印版,票面金额以毛笔墨书宣钱(即圆形方孔铜制钱)“壹千文”(值铜元一百枚,谷称一大吊)、“伍吊”、“拾吊”三种。字迹千张一律,酷似刻印手体,不易模拟。当地规定铜元三十三枚为一小吊钱,“伍吊”即一百六十五枚铜元,“拾吊”即三百三十枚铜元。(一吊的十分之一称为“把”,当时宣钱单位为圆形方孔制钱,“把”即三十三文制钱。十文制钱等于一枚铜元。实际当时制钱已不流通使用)。票面金额数字上盖有发行商号方形朱红印章,两侧加盖商号之长方形戳记。“商会流通券”经县*府财*科批准备案。有殷实大商号铺保定客发行。“凭帖”只有资金雄厚、信誉可靠之少数几家大商号(准确商号记忆不实)经商会批准、监督,方准发行,限有定额,并取连环铺保。“流通券”、“凭帖”只限于县内市面流通使用,可以随时持券到商会及原发行商号兑换现金。商会定期检查发行兑换记载帐簿。即所谓“查帖子”,以防弊端发生。同时规定,概不挂失。券帖如有损坏不堪使用者,由发行商号统一送商会查明焚毁后方准该商号以新贴补齐原额。若遇发行“凭帖”商号歇业、倒闭、转让更名时,商会监督该商号兑换收回。本号无力兑现,则由连环铺保分担兑付因此持票者颇为信赖。
二、赊销、预购、过付、拨兑、贷储、贴水几种经营手段,增大了商号业务,缓解了购销资金暂时困难,活跃了生意买卖。赊销即卖方出售其粮食、农副产品以及商品货物,买方认购入账,暂不付款,商定日期还款。一般习惯时间为阴历四、七、十、腊诸月为标期,届时讨账还款俗谓之“齐标”。预购则系买方预先定购卖方之产品货物,先付部份价金,谓之定钱,按照商定交货(产品)日期,算清价款分期或一次清偿。如某些粮店均曾有过看青苗预购粮食之行为,即秋后交粮,价格涨落,双方须信守预定之价,均不得毁约。
当然赔赚情况时有发生,另外商号之间,亦有做买空卖空之生意,商界俗谓之“卖虎”。双方不见粮物而形成交易,往往出现商号暴盈暴亏弊端。此皆旧时代为商尔虞我诈之陋习也。
旧社会商品成交后,买方付价,卖方收款,大都经由第三者商号办理,即所谓“过付”“拨兑“。此种来往钱财,商界术语曰“谱子钱”,需要现金时亦可提取。商户之间按照商会规定,仿“查帖子”之办法,定时互相对帐清结,一般是五天一查(即每集日查帖子),如此商号金融来往活跃,同时有利可图。
其次商户为扩大销售,拉拢生意,或者照顾关系,顺应银根紧缺形势,采用“立折子”赊销办法以扩大交易,获取营利。赊销折子使用效期长短不同,商户视立折主偿还能力大小为标准,一般采取限额取货的短期形式,拖欠不长即须截帐还款。对偿付为强之顾主,则期限较长,按标期或年终结算。所谓折子即商户给顾主之取(赊)货凭折,取货时见折付货,将品名、数量、单价、金额、时间(有的注明提取人)录入折上,日后清结。亦有不写单价、金额,等结算时作价,就涨不就落的规定。立折办法不仅用于商店和农户(市民)之间,而在商号之间亦常使用购销,确实方便灵活。
“贷储”即农民(市民)春播或急需用粮用款时,先从商店(钱粮行)借贷,限期还本付息。一般在秋后或年终均能归垫。其间商店盘剥之方式亦是多种多样的。如农民春借小米五石,秋还大米同等数量而不计利息。或者仍还小米加付三分行息。乡民俗谓之“批米”,过去伙种河滩地者多沿用此习。又如从商号借款时,当时拨给“谱子钱”而到期还款则索现金,还需加利。但农民(市民)之富裕户,家有粮款者,除留足自用,余数多愿存入商号(钱粮庄)保本取利,即储蓄行为。所谓“贴水”,即指“谱子钱”换现金,现金银元与纸币互换,所规定的手续费而言。至于当时铜币与银币之换算价,随着物价波动时有起落,正常情况银元壹元浮动在五百枚铜元左右。伊时之商会流通券伍拾枚相当于银元壹角(俗称一毛钱)。“凭帖”拾伍吊相当于银元壹块。
六、县域经济的基础和作用
一九四五年八月三十日八路*收复县城,抗日战争胜利(第一次解放),工商户和全县人民一起走上街头庆祝游行,而后纷医院慰问八路*伤病员。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六日第二次解放,第二天全城三百二十三家工商户、作坊全部开门营业,光布铺就有三十余家,投入小米两万四千斤,有效的稳定了市场,稳定了人心。 战争爆发后,他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纷纷捐款捐物支援前线。
通过一九五四年国家对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和一九五六年的公私合营运动,全县九百一十九户私人企业过渡到供销系统和各种合作社当中,经过几次变革形成了商业系统的百货公司、药材公司、生产资料公司、五金公司、饮食服务公司、食品公司和供销社,以及完全由二十二户私人业主组成的商贸公司(老汉铺)。
工业企业由先期的木业社、铁业社、服装社,皮麻毛等演变成后来的五一厂、农具厂、钢锨厂、酒厂、陶瓷厂、制鞋厂、服装厂和制钉厂,使我县有了真正意义的工业。有了自己的产品白酒、啤酒、果酒、收割机、脱粒机、高压气瓶、机制钢锨、钢椅、圆钉、木制螺丝、皮鞋、旅游鞋、服装、机制瓦、陶瓷酒瓶等。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我县工业产值、利润名列张家口十三县之首。
这些工商企业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市场繁荣、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年前后,随着国家大规模的经济调整,他们所在的企业,商店也全部改制,也算完成了他们的历史命史,退出了历史舞台。
注:伢纪—一种职业,旧社会粮食交易已斗为计量单位,斗装满后伢纪用一块木板在上面刮平,喊一斗,两斗,相当于现在的过磅员兼市场管理。
薛春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