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探源是涉及到人口文化的一个问题。人口文化是人口与文化交叉、结合、统一形成的新概念,是一种特定范围、特定性质和特定意义的文化。
张家口堡面积约二十公顷,现存四百七十八个院落,现有居民三千零五十三户,七千三百六十三人。回顾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张家口堡人口迅速增长的重要因素是大批外地人口的迁入。
我们不妨先分析一下历史上张家口堡的人口构成脉络。从考古发掘的角度来看,张家口堡周边的西山、东湾子、西沟都曾有新石器时期人类活动的物证,而做为一个靠近水源相对又有可耕土地的地方,肯定是古人类的聚集区。这些人,就应该算作是张家口堡一带的土著人。以后的漫长岁月中,张家口堡这个地方因水源和道路的存在,匈奴、东胡、乌桓、匈奴、鲜卑等部族的马蹄一定在这里留下过印痕。金代,这里的人们建起了千佛寺。元代,这里属腹里,因地处交通节点,元人设翠屏口驿。翠屏口驿内的驿夫、居民,应该多是蒙古人。但肯定也有汉人,因为翠屏口驿内的关王庙正是这时建起来的。
说起蒙古人和张家口的缘源,让我们首先想到的一个词“达子”。“达子”也可写作“鞑子”。有专家说“达子”一词来源于元朝地方最高行*长官“达鲁花赤”。
达鲁花赤是蒙元时期具有蒙古民族特点和设置最为普遍的官职,据说始设于成吉思汗时期,有元一代置而不废。达鲁花赤,亦做“答鲁合臣”、“达鲁噶齐”。蒙古语,意为“镇守者”。由于口语的简化和顺口,汉人对达鲁花赤渐渐称呼成了“达子”。也有专家说,黑达子一词最早见于明朝。其实,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中就已谈到“黑达子”,文中黑达子指当时漠北的蒙古部落,“白达子”指当时漠南的蒙古部落。当时草原上部落林立,主要有蒙古部、克烈部、塔塔儿部、篾儿乞部、乃蛮部五大部落,与五大部落并存的还有几十个社会经济水平、*治、文化情况参差不齐的部落和氏族。汉人依据这些部族汉化程度的高低把邻汉地近、汉化程度较深的被称为“白鞑靼”或“熟鞑靼”。把离汉地远、受汉族影响较少的则称为“黑鞑靼”或“生鞑靼”。看来,“达子”一词的历史已有近两千年了。那么,“达子”在张家口又留下了一些什么印记了呢?“达子”在张家口一带专指蒙古人。旧话有“八月十五杀达达”的说法,这里的达子就是蒙古人。而“边墙里,边墙外,达子吃肉我吃菜。”的民谣更是直接把蒙古人叫成了达子。“达子”是至高无上的意思,而张家口的老居民对父亲的称呼就是“达”或“达达”。笔者认为,这种称呼似乎就是依“达子”原意衍生出来的一个词。
历史上的张家口是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结合地,蒙古人自然会在这里生活。南宋彭大雅的《黑鞑事略》更是直接介绍黑鞑子国的文章。《黑鞑事略》介绍黑鞑子靠近张家口堡的居留地时,说:“……近而居庸关北如官山、金莲川等处,虽六月亦雪。其产野草。四月始青,六月始茂,八月又枯,草之外咸无焉。”这里的金莲川,即是今沽源县历史上的八百里金莲川。而现在张家口坝上地区大大小小近二十个蒙古营子,都是清代草原放垦后蒙古族人迫于无奈才聚合定居的。这说明,当时蒙古人离张家口堡的距离是很近的。《黑鞑事略》介绍黑鞑子与汉族人的往来时说:“……其贸易,以羊马、金银、缣帛。”元代,张家口是元帝国的腹里之地,这里聚集的蒙古人应该很多很多。
黑鞑子沟应该就是黑蒙古人群的聚合地之一。现年八十的马老先生是张家口回回历史的研究专家,他说:“清代初年,宁夏回回在在黑鞑子沟定居时,当时还有许多蒙古人。他们专门养的骆驼,他们的骆驼还能拉一种车辕很长的旱板车,一车能拉六七百斤。”看来,这黑鞑子沟确实是蒙古人曾经居住过的地方。说起骆驼,历史上下花园、宣化、张家口堡外都是回回人集中养骆驼的地方,这是不是蒙古人生活技能的传承,不敢妄断。
我们来看一下当时张家口堡外的情况,仅靠张家口堡西北的地方现在还有两条巷子,一条叫东驼号,一条叫西驼号。两个驼号前面是储存饲草的草场,后来这里叫做草场巷。笔者认为,两个驼号和储存饲草的草场在元代就已存在。为什么,还要从翠屏驿说起。元一代,疆域辽阔,中央与地方、内地与边疆之间迫切需要建立密切的相互联系。为了便于交通运输,元统治者建立起规模庞大,四通八达的驿站系统,作为各地相互联系的纽带与桥梁。张家口是大都通往中都、上都和西北、漠北地区驿道的必经之地,翠屏驿是元朝“两都西路”上的驿站。作为一个重要的交通中转枢纽,饲养大批适应戈壁沙漠运输的骆驼是情理中的事。
有人可能要问,元朝的蒙古人是上等人。作为上等人为什么不住在翠屏驿内,而要在翠屏驿外的东驼号、西驼号和黑鞑子沟饲养骆驼呢?答案有两个,一是饲养骆驼的是一般蒙古牧人,住在翠屏驿内的是蒙古贵族;二是饲养骆驼占用场地大,驿城内放不下。左宝先生在《古老的街巷》一文中说:“据回民李宝珍老人说,其祖籍是宁夏人,他的六世祖以拉骆驼为生,来往张家口,常在黑达子沟过夜,后来全家定居下来,到今日己传至八代。”李宝珍老人所说的“常在黑达子沟过夜”,是因为黑达子沟有骆驼店。
从年开始,翠屏口驿一带*局更迭,人口动荡,开始了一个有趣的移民过程。先是往外迁,元顺帝逃亡漠北时,翠屏口驿的元裔居民大多数弃家而逃,这是翠屏口驿人口的第一次主动外迁。留下的一些居民惊*未定,却在明*府的虚边*策下开始了被安置到北京一带的动迁,这是翠屏口驿人口的第二次被动外迁。两次外迁使这一地区出现了“道路皆榛,人烟断绝”以及“白骨露千里,千里无鸡呜“的荒凉景象。两次人口大迁移,尤其是第二次迁移,更是彻底的毁灭性的。至此,翠屏口驿的历史也便灰飞烟灭,成了永远的谜。
第二次动迁还在进行中,朝庭却又改变了*策,要“固守疆圉”,屯田戍边。于是,从洪武三年开始,*府掀起了从山西、山东、北京等地向边地移民的大潮。可以肯定的是,此时的翠屏口内又有了人烟,有了新的居民。不过,物是人非,翠屏口驿己永远永远地灭失了。
新的一天开始的时候,一个新的村名也诞生了。关于这个村子,《万全县志》和《宣府镇志》中都做了记载,“时募卒戍边,沿塞居民,清水河西岸住晋间语人。因民户不足,调山西余丁充之”,其中有张姓人“繁齿定居”,故有张家庄。这段记载清楚地告诉我们,在清水河西岸,沿长城一带已经有说山西话的官方招募来戍边的人们居住。其中定居的张姓大户经过生息的繁衍,人口越来越多,所以人们便把这里叫成了张家庄村。此处“晋间语人”句,再次证明了“山西移民说”。
《万全县志》说:洪武二十年后,“募卒戍边,各路签发”,官府沿长城一线筑堡置*。“戍边将卒、籍地百姓”,均实行屯田制,从而演进为新的聚落。
据《宣府镇志》记载,张家口农村有七成以上的村庄是明初形成的。如后来陆续演变成*堡的高庄堡(今高庙堡)、老鸦庄、张家屯、沈家屯、高家屯、四角屯(后改为四杰屯)、焉家屯(后改为阎家屯)、水泉庄、武家庄、王家(柴)寨、许家庄等村堡。*府对于内地民人前往边地屯田的*策是十分优厚的,实行无偿划拨土地,发给农具、籽种,并免除赋税。所以,许多无地的贫苦农民自动前来开荒种地,留滞定居。《洪洞县古大槐树志》一书记载更为清楚,洪洞县移民到张家口时,明朝*府规定:每一户移民给土地十五亩、水浇菜地两亩。还规定有余劳力者不限耕地亩数,同时宣布免三年租税。
《宣府镇志》记载,从洪武四年(年)起,明*府就开始了屯田移民。永乐十四年(年)十一月“山西流民三千三百余户迁于保安州”。当时,保安州州治在怀来县新保安,后又移至涿鹿县城。保安州领有怀来、宣化、阳原、涿鹿等县,迁移到保安州就是今天的张家口地域。
同样是这件事《明实录》记载更为详细,书中说从洪武四年(年)至永乐十五年(年)的四十六年间,先后由山西省长治、赵城、洪洞、浦州等地向全国各地移民十二次,人口达三百零三万三千五百四十人,其中移到河北省一百八十九万三千人,移到张家口的总户数为三千三百户,按每户五口人计算,至少应有一万五千人以上。那么,这一万五千人中又有多少人进入历史上的翠屏口定居了呢?百分之一总是会有的。
大量官方和家族史料证实,外地人口大批迁入张家口堡的历史,是从明代初年开始的。而驻守城堡的守*及其家属们,也是明初张家口堡居民的主要组成部分。明末清初,边境贸易兴起后,商民开始挤入张家口堡。
到了清代,随着张家口堡功能的转变,张家口堡居民成分也出现了一些变数。我们做过一次社会调查,张家口堡老居民的祖上,少部分是官宦后人和带着资本来的大商人,而绝大多数是来自各地的农民。值得指出的是,这些来到张家口堡的农民,当时都是抱着发财创业梦想的敢为人先者。这些农民来到张家口堡以后,岁数小的,有钱就开商号当掌柜;没钱就当学徒、学手艺。岁数大的自己做小买卖;没本钱的挑水、扫街、打短工。可以肯定的是,没有因继续当农民而住在张家口堡内的人。
历史资料对张家口人口的记载非常少,根据相关资料整理出来的几个数字也可以说明一些问题。年(清嘉庆二十五年)张家口人口仅仅一万四千,年(道光十四年)也不过一万六千万,清光绪元年(年),人口竟然突爆到十四万二千人。此时,正是张库恰国际商道的鼎盛期。可以断言,这十四万二千人口绝大多数是在上下两堡一带、大境门内外、西沟一线居住的,而张家口堡内及其周边区域更是当时的*金地带。
张家口堡人的来源主要有六条渠道。一是明洪武年后为充实边地人口,从外地大批移民定居于张家口堡;二是修筑长城和城堡后,外地工役(民工)留居张家口。明*府为巩固边防曾对宣府一带旧有长城进行大规模修筑和增建。工程完成后,由山西、直隶两省调入的大批工役大量留居张家口堡;三是明末清初,以“八大皇商”为代表的大批山西商人来张家口经商,这些人后来有不少定居在张家口堡。调查表明,这一时期进入张家口堡的流动人口,大多还是停留在传统的亲缘和地缘关系方面,很多流动人口交往的人群主要是老乡、亲戚等;四是清*入关后,大批*队(八旗兵)驻守张家口市,虽然上堡的上下东营、上下蒙古营是八旗兵的*营,但由于社会稳定,八旗一些*官中也有不少人家进入张家口堡居住,并且成为永久居民的;五是外地人自由流入。清康熙年间,坝上放垦,邻近地区无地农民成批涌入张家口的同时,有一部分就留滞在张家口,这些人,大部分居住在大境门内外、上堡。当然,也不排除有功成名就,堂而皇之地进入张家口堡的人士;六是京张铁路通车后,大批外地产业工人、无地农民流入张家口,这批人基本居住在桥东一带。但是,也有少部分是在张家口堡内安家的。除以上诸缘由外,张家口堡的居民中还有一些人的影子。张库恰国际商道兴盛时,蒙古族中的王公贵族、商人,东洋西洋的商人也有不少人进入张家口堡居住,甚至还留下一些后裔……。
分析张家口堡人口增长过程,让我们不得不把目光锁定在清代。清代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也是张家口堡的人口融合和民族交往的高峰期。确实早在清*入关,张家口长城内外满汉之间已经有了接触,后来清王朝册封的张家口八大皇商就是最好的证明。清*入关后,随着满族和蒙族人口大批迁入张家口,客观上打破了满蒙汉之间的地域界线,形成了民族间交错杂居的局面。同时,清王朝在长城外实行“放垦”,内地的一些汉族、回族民人因战乱、灾荒、饥馑等原因,大量流入草原,与蒙古族杂居。这种不同民族成分之间的辗转流动与交错杂居,在张家口地区形成了以汉、满、蒙古为核心的民族融合高潮。以张家口为治所的察哈尔特别行*区是清王朝在对北部边疆的经营与管理中,推行“盟旗制度”统治蒙古各部的成功措施。这种措施的宗旨就是民族融合,而融合的核心就在张家口。
不可否认,在原有居民和后进入张家口堡的人群之间,存在着经济、文化、习俗等方面的明显差异。但是,张家口堡人不排外,不欺生,他们各地、各族人民在张家口堡长期杂居相处,互相依存、互相吸收,建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渐渐地,后进入张家口堡的人群在经济、文化、语言、服饰、姓氏、习俗乃至宗教信仰上与原有居民的差异逐渐缩小,逐渐融为一体,这种融合的主要表现是文化融合。文化融合指表象文化和深层次处文化通过相互接触、交流进而相互吸引、影响、渗透,融为一体的过程。每种文化都具有顽强地表现自己和排斥他种文化的特性,两种文化接触后必然发生撞击。在撞击过程中进行选优、汰劣、整合。以原来的两个文化体系中选取的文化元素,经过调适整合融为一体,形成一种新的文化体系,如张家口的口邦子、东路二人台。口邦子尽管是新的提法,但是张家口晋剧的唱腔确实与山西传统晋剧的唱腔有所区别。
历史证明张家口堡是一座很有磁性的移民城堡,几百年来不断地吸纳着来自不同地域的人们,不断地更新着人口结构,不断地聚合繁衍,以至于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