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来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马邑之围失败后,汉武帝派四路军队出击匈奴
TUhjnbcbe - 2023/10/7 7:40:00
北京扁平疣医院治疗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8833387258790876&wfr=spider&for=pc

便尘沙出塞,封侯万里,印金如斗,未惬平生。

汉武帝执*前期,受到自己祖母窦太后在朝*上的处处压制,让这位有着强烈进取心的开拓之君十分不满。所以当窦太后甫一逝世,汉武帝不顾朝堂上绝大多数势力的反对,和王恢联手导演了马邑之围。可惜的是,由于此次计划筹备得不甚周密,最终导致了汉家三十万大*无功而返,不仅耗费了大量物资,连主战派首领王恢也自杀谢罪。

上图——汉武帝像

然而,这些不利因素并没有阻碍武帝打击匈奴的决心,几年后,他再一次做出重要决定,派遣四路*队出击匈奴。不过令人疑惑的是,四路*队的总数量也才有四万人,如果他们遭遇了匈奴主力,很可能因为人数的悬殊差距而惨败。对于汉朝老对手的实力,汉武帝肯定是知道的,那么他如此布置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一、四支万人*队分四路北上作战

公元前年,汉武帝派遣四路*队,分四路北上攻打匈奴。四路*队的规模都是一万人,主将分别是卫青,公孙敖,公孙贺和李广。其中卫青走的是上谷(今河北省怀来县),公孙敖走的是代郡(今山西大同、河北蔚县一带),公孙贺走的是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李广走的是雁门(今山西代县)。

上图——卫青影视形象

在四路大*出击前,其实还有一段小插曲。马邑之围后,匈奴首领*臣单于想到自己当初的险境,不仅让大*车马劳顿却空手而归,还险些让自己成了俘虏,于是便十分愤怒,命令匈奴更加频繁地侵略边关,伤我*民。更有甚者,匈奴一度进入了上谷郡,在劫掠之余还大肆杀人:

匈奴入上谷,杀略吏民。

上图——今日的上谷

上谷郡这个地方是燕长城的起点,这说明此处在战国时期常常遭到游牧民族的侵略,不过燕国能在这里修建长城,也证明了这也其实是燕国的实控地区。后来燕将秦开将东胡驱逐了千余里,就是以上谷为后方进行的对外征讨。

所以上谷虽然是戍边重镇,但是其本质上一直被中原*权牢牢掌握,用来支援更外围的戍边防线。如果这种燕地的核心地区能被匈奴入侵,说明了匈奴已然有能力突破长城防线,持续对中原腹地施压。

上图——马邑古城

这种情况也是汉武帝时汉匈关系的写照,由于强横的汉武帝拒绝了和亲且单方面限制了边境贸易,同时还进行了马邑之战,使得双方的关系很难恢复到往日的和平(即使是虚假的和平)。在这种情况下,更依靠劫掠维持生计的游牧文化必然要向农耕文明渗透,而农耕文明引领的最强大的生产力必然不肯妥协,所以汉匈之间的决战已然不能避免了。

从这点上看,汉武帝没有因为上一战的失败而气馁,反而能坚定信心,继续抵抗外侮,也充分证明了他守土卫国,维护主权的雄心壮志。只是有一点让人想不通,那就是经历了文景之治后,得到了充分修养生息的强汉国力强盛,人口众多,拿出几十万*队并非难事,所以四万的部队数量显得太不值一提了。

二、武帝如此布置的意义何在?

虽然汉武帝对匈奴有一种近乎偏执的仇视和憎恨,一直想将这股势力消灭殆尽,但是不得不承认,强悍如斯,也知道想要毕其功于一役,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务。

汉武帝的开拓之举不在于他和匈奴开战,而是在于他能反其道而行之,在匈奴侵略之前先发制人,试图直接入匈奴生活的区域作战,也就是深入敌人的大后方,在成建制的大*团有效集结起来杀伤对手的有生力量。

不过这种想法有两个问题,首先,汉*对匈奴的地形地势、区域分布、防守特点不甚清楚,这就会造成有力无处使、事倍功半的效果,其次,马邑之围的失败和边关屡次被侵略使得汉*面对匈奴时的士气相对较低,这会严重降低汉*的战斗力。

上图——匈奴势力

综上所述,武帝的此次布置,就是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其核心意义在于收集信息和考察武将。

比起马邑之围的主要将领,这次的将领类型有了不小的改变,马邑之战还是以老一辈的将领为主:

以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将*,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大行王恢为将屯将*,太中大夫李息为材官将*。

上图——李广像

而这次除了和匈奴作战经验丰富的李广外,年轻有为的少壮派公孙敖和卫青也被补充了进来。(事实上公孙贺之前没有过作战经验,虽然参加过马邑之围也应该算到少壮派)。而后两者和武帝的关系更是十分亲近,一个在长安武装劫囚却没有受到责罚,一个更是武帝的小舅子,不难看出,马邑之围王恢的过失已然令武帝打算重新调整*权,安插进更多高度忠于自己的将领。

而这四位将领出击的方向,在陇西郡没有受到重视前,基本囊括了所有北上的有效通道,汉武帝也是希望他们在出击的过程中,要是能有效杀伤对手是最好的,否则就算是能详细记录沿途的地形地貌、风土人情,也算是不小的收获,这些情报会为之后的部队分拨、后勤建立、行*方向提供重要的参考。

更重要的是,就算这四支部队运气不好,全部碰上了匈奴大*团而全*覆没,无论从*力角度,还是从人才角度,这种损失都是汉朝能承受得起的。

三、汉朝是否实现了战略意图?

很快,四支部队的作战结果出来了,一路大胜,两路失败,一路连匈奴人的影子都没遇到,无功而返。如果仅从胜利比例来看,这次作战的结果应该算是失败的,然而从武帝的战略意图来看,这次作战简直是大获全胜的。

为什么会有这种结论呢,我们不妨分别看一下各路的结果。

上图——卫青作战路线

首先看胜利的一路,那就是卫青带领的部队,这是卫青首征,他果敢冷静,深入险境,直捣匈奴祭天圣地龙城,并在龙城之战中,首虏人,取得胜利。这次胜利是汉武帝时期对战匈奴的首次胜利,极大抹去了马邑之围失败的阴影,提振了士兵的士气,为以后汉朝的进一步反击打下了良好的人心基础。

再看失败的两路,首先是公孙敖的部队,公孙敖的万人部队碰到了匈奴主力,双方展开激战,汉*战死七千余人,然后是李广的部队,也碰到了大批匈奴,部队基本打光,他本人也被活捉。幸运的是,这两人后来皆活着回到长安,武帝对他们的失败行为做了处理,将他们贬为庶人。

上图——汉武帝打下的朔方和五原

这个举动传递出一个重要的*治信号,那就是公孙敖和李广应该为此战负责,可是对于战争来说,胜败本就是兵家常事,从这点上来看积极作战不肯投降的两人其实有点受委屈了。果然,后来二人又被顺利启用,多次跟随卫青入匈作战,这说明武帝巧妙地用*治手段消除了这两支*队战败的负面影响,让大汉*民忽略了将近两万人险些全*覆没的事实,反而只记住了卫青的龙城大捷。

最后,公孙贺一路上没有碰到匈奴,无功无过,对于整个战果影响不大。

综上所述,这次作战虽然战果相对较差,但是却基本达到了汉武帝的战略意图,那就是成功考察了将领,证明了这四人皆是英勇作战,忠于大汉的优秀人才,尤其是发掘了卫青这么一位优秀人才,已然暗中埋下了后来大胜匈奴的伏笔(假如卫青表现不好,恐怕后来的霍去病也不会出现了)。

再者,汉*这一路走来,充分了解了敌人境内的风土人情,由于匈奴全民皆兵,其主要活动区域和部队集结方向息息相关,这些都是之前不曾掌握的情报,更妙的是龙城大捷堪称意外之喜,这几个因素加起来,令汉武帝收获满满,为后来更大规模的作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图——卫青靠姐姐上位,却靠才能证明

四、结语

这次四路作战在开始时并没有一个具体的称呼,后来由于卫青胜利的缘故,后世也愿意将这一战称为龙城之战。龙城之战中,汉*虽然付出了不小的伤亡,但是却树立了卫青在*中的绝对地位,让武帝得到了自己心仪的良才,避免了因为人事纠纷而引发的*中暗斗现象,令汉*的战斗力始终保持在高位水准。

更重要的是,龙城之战是汉朝建立以来的首次入匈作战,获得了大量珍贵且准确的一手资料,尤其是地形地貌方面,在随后的汉匈战争中,汉*可以不用和对方硬碰硬,而是依仗兵法优势,采取迂回包抄,侧翼突袭,沿地设伏等战斗手段,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令胜利的天平更加向本方倾倒。

1
查看完整版本: 马邑之围失败后,汉武帝派四路军队出击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