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年,大明景泰八年,正月十七。
在石亨、徐有贞等人的支持下,已经被囚禁南宫八年之久的朱祁镇,终于走出南宫,重新坐上了皇帝的宝座。
但与此同时,在紫禁城内部某个病榻上,已是重病缠身的明代宗朱祁钰,虽然奄奄一息,却并未真正咽气。直到一个月后,才终于去世,死因,史书上讳莫如深。
而在这一个月当中,大明朝堂上,出现了整个中国历史当中,最为荒诞的一幕。
作为一个大一统王朝,竟有两位皇帝同时在位!而且,这两位皇帝,还全都合法,不存在什么谋逆之事。
明英宗朱祁镇复辟之后,不但结束了持续八年的景泰一朝。对于当年拥立朱祁钰登基的大臣,如于谦等几人,全都下了杀手。
对于自己这个弟弟朱祁钰,已经复辟的朱祁镇,同样是下手极狠。不但剥夺了朱祁钰的皇帝身份,在朱祁钰死后,以郕戾王的尊号,将朱祁钰葬于西山,导致朱祁钰成了明朝自朱棣迁都之后,唯一一个没能葬入帝陵的明朝皇帝。
而在后世的史书上,后人们对于这位本不应该登上帝位的明朝皇帝,同样评价不高。尤其是在朱祁钰废储一事上,更是颇多诟病。
但实际上,真正的朱祁钰,其实算是一位非常合格的帝王。他在位的景泰一朝,虽然不过八年时间,但在对于明朝的贡献,却是很多人难以想象的!
1.天上掉下来的皇位朱祁钰能够登基,能够成为明朝历史上的第七位皇帝,纯属是一个意外。
朱祁镇和朱祁钰
一个非常残酷的意外。
朱祁钰的老爹,是明朝历史上的第五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朱瞻基在位十年,上启爷爷朱棣留下的永乐盛世,自己和老爹则开创了所谓的仁宣盛世。在后世史书上,后人们对于朱瞻基的评价,也相对颇高。
而朱瞻基一生,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孙皇后所生的嫡长子朱祁镇,一个是妃子吴氏所生的此子朱祁钰。
在电视剧《大明风华》当中,朱祁钰被改为是已经被废掉的胡皇后的亲子,这其实是影视剧为了剧情的改编。在正史上,朱祁钰的母亲,是朱瞻基的贤妃吴氏。
作为庶子,同时又是此子,母亲又不是特别受宠。照理来说,朱祁钰似乎已经和皇位无缘了。
事实也正是如此。
明宣宗朱瞻基,虽然在史书上素有贤名,但寿命却不长。仅仅三十六岁,便因病去世。
朱瞻基去世之后,年仅九岁的嫡长子朱祁镇,顺利登基,这就是明朝历史上的第六位皇帝。
至于比朱祁镇仅仅小了十一个月的朱祁钰,则是在长兄即位后,被封为邺王。因为当时才年仅八岁,朱祁钰被允许留在京城,成年后再去就藩。
如果历史没有那么多的偶然,接下来的历史轨迹,应该是朱祁钰顺利成年,然后去封地就藩。每年过年的时候,给自己的皇帝哥哥写封信拜个年,再送点小礼物。
从史书记载来看,至少在小的时候,这两兄弟感情还是不错的。
然而,公元年,明英宗正统十四年,朱祁钰21岁这一年,事情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这一年,因为明英宗朱祁镇,听信宦官王振的谗言,带领大*亲征瓦剌。但是在土木堡地区(今张家口怀来县),因为种种原因,二十多万明*,被不足三万的瓦剌*队打得全*覆没。就连朱祁镇本人,都成了瓦剌人的俘虏。
消息传回,京城震动。
土木堡一役,在明朝历史上,是个重要的转折点。而在当时,这个消息,对于明朝的统治阶层来说,更无疑于是一声惊雷。
作为皇帝的朱祁镇被俘虏,本身就已经是足以令国家灭国的大事。而且,朱祁镇带去土木堡的二十多万大*,更是当时明朝最精锐的*队,而且也是北京附近的几乎所有正规*队。
没了皇帝坐镇,又没了*队护卫,北京城一时间风雨飘摇。所有人都觉得,瓦剌人南下打下北京城,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就是在这种局面下,朱祁钰被扶上了皇帝的位置。
2.在位八年,贡献很大土木堡事变后,瓦剌人即将南下围城。在这种局面下,朱祁钰被推出来主持局面。
在这个时候,朱祁钰还是以邺王的身份摄*,暂时还没有登基做皇帝。
当时的北京,因为所有正规*,都已经在土木堡一役当中,损失殆尽。仅剩下的一些兵马,根本不足以防备瓦剌人的到来。
外敌瓦剌即将围城。朝堂上大部分官员,都因为跟随朱祁镇亲征而死在了乱*之中。京城附近,又无足够的*事力量拱卫。被赶鸭子上架,之前又完全没学过怎么去统领天下……
朱祁钰上位之初,面对的就是这样的糟糕局面了。
面对这样的危局,很多大臣出于各种考虑,建议朱祁钰将都城南迁,由北京迁往南京。
这种办法,当然更加安全。
但是,朱祁钰在经过仔细思考后,最后却决定听从兵部左侍郎于谦的建议,决定留在北京城,和瓦剌人硬碰硬的打一仗!
正是这个决定,保证了明朝在接下来的一百五十多年当中,没有成为像南宋朝廷那样,偏安一隅的中原王朝,维护了国家的完整性。
决定了固守北京后,接下来便是想办法如何守住了。在*事上,朱祁钰没有像他哥哥朱祁镇那样,明明不懂*事,却非要外行指挥内行。朱祁钰直接将北京防务,交给了以于谦为首的主战派大臣,自己只负责准或者不准。
在于谦、王直等大臣的规划下,朱祁钰调南京、北京、河南的备操*,山东和南京沿海的备倭*,江北和北京所属各府的运粮*,一起赶往京畿附近备战。
在这个时候,瓦剌人本想挟持朱祁镇,让明朝开城献降。为了稳住人心,在奉命监国十八天之后,朱祁钰被大臣们推上了皇位。而在登基之后,朱祁钰吸取了哥哥的惨痛教训,对于自己一窍不通的*事,根本不乱掺和,给予大臣们充分发挥才能的空间。
事实证明,当时明朝的家底,还是很厚的;大臣们的能力,也是比较强的。
只要皇帝别乱掺和,基本上问题不大。
正统十四年十月十一,瓦剌人的大*,终于抵达了北京城下。在经过一个多月的战斗后,瓦剌人终于失败,死伤无数,被迫退回草原。
这一战,史称北京保卫战。
打赢了北京保卫战后,局势终于稳定了下来。在击退瓦剌人之后,朱祁钰开始整肃朝堂,对原本由宦官王振领衔的阉*,彻底进行了清扫。任用了一大批贤明的大臣,如于谦、王直、陈循、商辂等人,将正统年间朝堂上的乌烟瘴气,暂时一扫而空。
另外,因为土木堡一役当中,明朝原本的精锐部队,全都被瓦剌人打光了。朱祁钰在北京保卫战后,开始派人整饬*队,重新建立起京城周围的防卫体系。虽然再也比不上当年成祖朱棣时期的盛况,但至少保护北京地区,是绰绰有余了。
在接下来的几年皇帝生涯当中,朱祁钰采取了比较宽松的*策。
在位期间,对受天灾比较严重的山东、河南、山西等地区,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减免税负,并且赈济灾民,安抚流民。大力发展经济,厉行节俭,减免宫廷开支,派官员治理河患,消除水灾……
除此之外,朱祁钰还派人分行全国各地,搜集资料,整理成《寰宇通志》。这大概是明朝历史上,最大的一部地图类的典籍。
景泰一朝八年的时间,朱祁钰极力恢复国力。将土木堡事变后,明朝失去的国力,修补回来很大一部分,让明朝得以继续存在下去。
可以说,如果不是朱祁钰即位,在危难之时稳住了局面,保住了北京城。那么接下来,明朝最好的结果,也就是与瓦剌人再次南北划江而治,成为偏安一隅的小朝廷。若是弄不好,明朝自此灭亡,也不是不可能的。
3.英年早逝,死后被兄长清算然而可惜的是,临危受命稳住国家的朱祁钰,依然没能长寿。八年之后,年仅三十岁的朱祁钰,便走到了人生的尽头。
景泰八年正月,朱祁钰忽然病重。正是因为朱祁钰的病重,才使得一些大臣们敢发动*变,重新拥立朱祁镇登基。而在朱祁镇复辟之后,对自己的这个弟弟,却是直接开始进行清算。
说起来,朱祁钰的所作所为,能称得上是有愧于兄长朱祁镇的,只有两件事。
一件事,是在废储的事情上。
当初朱祁钰奉命摄*,其实是辅佐太子朱见深。可惜朱见深当时只有两岁,根本无法主持大局。所以,大臣们和皇太后胡氏商量过以后,才决定拥立朱祁钰称帝。
但是,这里面却有个条件。
胡太后要求,朱祁钰即位之后,仍要立大哥的嫡长子朱见深为太子。朱祁钰将来去世后,仍要传位给朱见深。
面对瓦剌人的进攻,大家一致对外,当然没有问题。但是,等到局面平定下来以后,朱祁钰自然要动脑筋了。
自己都已经做了皇帝,为什么不立自己的儿子做太子?
所以,景泰三年,朱祁钰直接违背的承诺,废掉了太子朱见深,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
然而可惜的是,仅仅过了一年之后,新太子朱见济便夭折。而除了朱见济以外,朱祁钰又没有别的儿子。
正是因为这样,导致朱祁钰病重的时候,根本没有后代能够即位。所以,大臣们才会拥立被软禁的朱祁镇再次登基。
在废储一事上,朱祁钰算是违背了承诺,对不起自己的大哥。
而另外一件事,则是在对待朱祁镇的事情上。
土木堡之变后,过了一年的时间,瓦剌人大概是觉得,继续挟持朱祁镇并无益处,反而会给自己招来祸端,所以便将朱祁镇重新放回了北京。
在长兄回到京城后,朱祁钰仍是热烈欢迎。但是欢迎过后,却把朱祁钰软禁在南宫,禁止朱祁镇和大臣们见面。
这不是废话吗!
客观来说,这种对待方式,虽然对不起朱祁镇,但是从大局上来说,却是正确的。如果放任朱祁镇和朝臣们接触,肯定会导致时局不稳。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局面,极有可能再次失控。
再说,已经到手的皇位,难道还能再交出去?
正是因为这两件事,再加上朱祁镇觉得,不废除自己弟弟,自己再次登基,就名不正言不顺。所以,才会在朱祁钰死后,对其进行清算。
纵观朱祁钰的一生,虽然不长,在位更是只有短短八年。但就是这八年时间,对明朝来说,却是至关重要。
单从朱祁钰的*绩上来说,称其是明朝的中兴之主,亦不为过。
可惜的是,在后世史书上,出于*治需要,大家不约而同的抹黑了朱祁钰。对于这位明朝中兴之主的功业,也是严重低估。甚至连朱祁钰为何会英年早逝,为何会暴毙于深宫。史书当中,也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对此讳莫如深。
朱祁镇和朱祁钰这对兄弟的故事,大概只能告诉我们后人一个道理。
最*莫过权力欲,最是无情帝王家!